全国首试气象服务标准化

08.04.2015  19:00

2015年04月08日 04:38:30  来源:  南方日报

11月30日,全国首个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广东省深圳市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正式通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评估,并高分通过验收。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是气象工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进行的全新尝试。

近年来,国内气象服务标准逐渐增多,涉及气象服务术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的标准相继出台,但总体来看,气象服务标准依旧较少,气象服务标准体系还很不健全。”据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孙石阳介绍,深圳市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以客户为导向、以管理提升质量、以质量促发展的涵盖整个服务流程的气象服务标准体系。

深圳市气象服务标准体系》由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服务提供标准三个子体系组成,共176个标准文件。标准体系涵盖监测、预报、产品制作、网络传输、信息发送、服务接收、服务反馈、服务改进等服务环节,重点突出气象服务提供与控制、运行与管理、评价与改进等方面内容。标准体系内各标准层级清晰、内容完整、相互支撑,没有游离事项之外的标准,标准覆盖率达到100%。

除此之外,试点工作还将气象服务标准体系“渗透”到多个行业,指导相关单位完善相对应的防御预案,建立相应机制和标准化应用气象服务产品的工作程序。

以地铁3号线项目为例,为了实现对地铁3号线高架部分有效监控,测定风速、雨量等各种气象元素的气象监测自动站需要对高架段全覆盖。市气象局在地铁3号线沿线建设了12个气象监测自动站,专门开发了处理地铁3号线相关数据的专题服务系统。

又如东部华侨城项目,深圳东部华侨城景区占地面积大,局地天气气候环境差异大,台风、暴雨、雷电、大风等都直接威胁着景区设施以及游人的安全。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与其协商制定了多项标准化服务流程和响应机制,如适合索道缆车紧急停运的雷电预警应急流程,将过去根据雷声报警启动应急流程的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20分钟;建立《东部华侨城恶劣气象条件闭园管理标准》,明确了启动闭园的气象信息等级和启动闭园的执行流程,充实和完善景区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市气象服务中心与市施工安全监督站开展的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工地、工棚”,为一线工人提供“落地式”服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直达全市2000多个备案工地、工棚,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大大提前。

市气象服务中心于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通过第三方调查,用户对行业(专业)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85.1%、90.0%和88.1%;专业、防雷两项综合满意度分别为90.1%、91.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