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2015年全国教育信息中心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16.07.2015  11:30

(2015年6月17日)

同志们:

  今年的全国教育信息中心主任会议是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常态新挑战和教育管理信息化取得明显进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应该说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也很重要,内容非常丰富。刚才听了4位同志的发言,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设计、管理和未来的一些构想做了很好的发言,很受启发。经过这几年的工作,同志们对教育管理信息化认识大幅度提升,包括对一些理念和观念的认识。应该说每一年的会都是一个新台阶,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都大大的升华,思想观念也得到了提升,这才是我们教育管理信息化能够取得进步和今后能够取得更大进展最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我想就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有关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凝心聚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首届国际信息化大会的贺信和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精神

  今年5月23日,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隆重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发来的贺信并致辞。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深刻阐述了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表达了中国政府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决心,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为我们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重要遵循。刘延东副总理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她倡议要更加重视教育信息化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会议围绕“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议通过了成果文件“青岛宣言”,为全球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第一份有共识的指南。应该说这次会议在全球教育信息化方面,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层次很高,有9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有近50个国家派出了教育部长参加会议。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虽已圆满画上句号,但教育信息化的春天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主席和刘延东副总理的讲话精神上来,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努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

  第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大意义。要把学习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和刘延东副总理的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增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定力, 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好、应用好,让信息化先导力量充分迸发,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中国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要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所有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和数字教育资源的全面覆盖,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第三,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教育步入新常态,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动力源,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在“互联网+”的时代,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和融合,进一步催生新的教育模式实现转型,推动存量提升和增量发展,实现真正有质量、公平与包容的教育,以及全民终身学习这一新的世界教育发展目标。

  二、攻坚克难,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教育信息化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去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专门观看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得到了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延东副总理也多次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今年1月,延东同志在《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2014年建设应用情况的报告》上批示:“此项工作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效果明显。望继续在应用服务、制度建设、安全维护方面不断完善,提高系统管理水平和应用水平。”今年5月,延东同志再次在教育部启动应用国家教育决策科学服务系统的《教育要情》上批示:“运用大数据推进教育科学决策,是一项开创性的基础工作,望认真探索,早见成效。”教育管理信息化已开始在依法治教、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三通两平台”重点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宽带网络校校通”取得重大进展。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目前,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义务教育学校已接入互联网,近两年多时间的接入量相当于过去多年累计接入量的两倍;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多媒体教室已达225万间,占教室总数的近六成。二是“优质资源班班通”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国家投入,各个地方的共同推动以及产业界的参与,实现了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部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的“三到位”,这项工作做得非常好,得到了国际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对这些经验非常重视;通过激发基层力量,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构建了生成性教育资源的产生机制,生成性的资源不是固化的,不是简单的把教材翻译成数字资源;通过调动社会力量,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局面明显好转。三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国师生空间开通数量从2012年60万个、到2013年600万个、再到2014年3600万个,实现了“三级跳”,也超额一倍完成了原来的预计目标。四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具规模。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服务注册师生和家长近2000万人,其中有一半的教室可以通过平台间接地获取和使用教育资源。

  第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成效显著。一是全国教育基础数据库基本形成。覆盖50多万所学校(机构)、1700多万教师、2.4亿学生、近200万栋中小学校舍,实现全国学校“一校一码”和中小学生“一人一号”,这项工作还是做的很扎实的,经过这两三年的实践发挥了明显的效果。二是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建设初见成效。教育部已启动5大类共30个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建设。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等11个系统已经全国联网运行,尤其突出的是学籍管理系统和决策系统。三是系统应用取得明显效果。系统再好还是要靠应用,全国中小学学籍信息系统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大规模应用中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系统实现1.78亿学生信息入库,仅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3600万学生毕业、1.24亿学生升级、3500万新生入学、694万学生省内转学、104万学生跨省转学,最快的跨省转学不超过9个小时,所有的转学过程都可以在网上跟踪,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经济成本。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管理理念有很大提高,学生家长普遍欢迎,应该说是教育领域一个重大的惠民工程。初步统计仅仅网上转学这一项,可以为全国学生家庭节约资金50亿元,还不算节约的时间。学籍系统在教育经费安排、学生资助、营养改善计划、招生考试、控辍保学、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关怀、学生流动监控、遏制数据造假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在研发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育统计数据挖掘、教育行政管理、教育政策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的高度集成与协同创新,完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研制、“中国教育发展在世界教育的地位”分析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与研究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广泛好评。四是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国家级教育数据中心基本建成,支撑了国家核心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和测试。在财政部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快速推进,累计完成了中央补助3.5亿元、地方投入约7.5亿元投资,应该说钱不多,总共11个亿,包括中央和地方,投入是相当高效的,初步形成了“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格局,为各地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区域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进展明显。部分地区和学校在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应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地方和学校通用系统、特色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支撑地方和学校的应用与服务需求,取得良好效果。

  第三、教育管理信息化推进机制不断创新。一是坚持政府为主、多方参与。初步形成了教育部门统筹实施、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有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坚持顶层统一设计、分级实施。去年,教育部制定并发布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这是继2013年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后再一次从顶层对中央、地方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进行设计。《指南》阐述了各主体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格局中的权利和义务,提出“核心系统国家建、通用系统上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的建设思路。《指南》的出台对解决教育管理信息化领域目前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加快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坚持业务和技术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所谓业务部门就是教学、应用部门。业务和技术两部门密切配合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成功的关键,业务部门负责需求和系统应用,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系统建设和技术服务,双方既分工明确,又要密切协作。四是坚持工作推进与管理监督并重。除通过文件、会议、培训等推动工作开展外,还采取了通过通报、督办、约谈、督导等方式监督工作进展,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推动机制,保障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总体来看,近年来围绕“三通两平台”建设核心目标的大力推进,特别是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开展的探索与创新实践初步证明,我们制定的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问题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思路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教情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的,围绕问题来推进工作,是一条有创新、可持续的路,为下一步大力推进应用、促进教育变革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三、深化应用,全面推进2015年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

  2015年我们面临的任务非常繁重。教育部已经印发了《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五个部委还就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部署。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航船才刚刚驶入深水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困难将更多。我们要按照总书记、刘延东副总理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的讲话要求,坚持应用驱动、坚持机制创新、坚持试点先行、坚持补齐短板,在应用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特点,扎实地推进2015年的工作。这里我特别强调四点:

  第一,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一是全面建成动态的全国学生、教师、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基础数据库。为每一名学生、教师和每一所学校及其资产建立全国唯一的电子档案。要通过系统应用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实现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这是基础,要先行。二是完成全国学生、教师、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等国家核心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加强教育监管、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支撑。三是完成国家和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形成支撑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环境,全面满足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应用的需求。四是推动地方和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开展区域智慧教育和学校智慧校园试点示范,实现国家核心信息系统与地方和学校通用系统、特色系统的融合与数据共享。

  第二,全面深化系统和数据应用。一是推动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广泛应用,建设是基础,应用是灵魂,这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不能为建而建,要为用而建,以用为牵引,这个指导思想必须得到进一步明确、深化。要逐步实现教育相关业务(如学生入学、毕业、升学、转学,教师培训、调动等)的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变革和优化教育管理方式,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二是利用系统和数据服务教育管理与决策,支撑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信息中心的同志们要进一步的转变观念,更加重视数据分析,开展数据深度挖掘和应用,为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服务。这方面深度的应用有很多,随着系统运行、应用的深入,还有很多的功能会发掘出来,潜力非常大,我们要把精力和重点放在这个方面,要利用系统和数据努力支撑教育领域的各项综合改革。比如说,像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学生评价、薄弱学校改造、学生资助、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比如学生伙食补助问题,就是用信息化手段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在无形之中、无声之中,学生、家长、老师、教授、校长,甚至都不知道,问题就解决了。所以,这是一种管理理念的更新,不仅仅只是技术的应用。三是推进管理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模式创新。大家在这方面也提出了一些问题,管理、教学现阶段还是以分开建设为主,是两个平台,现在有些省已经开始从机构、职能方面进行调整,统一起来了,这是个大的方向,是好的趋势。希望能够把管理信息系统和教学应用系统,要更好地统筹和有机地结合起来。四是强化对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服务,要提高服务意识。我们的系统不仅仅是为我们自身服务,还要对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学生转学等等一系列方面服务的公开化、高效化、便利化,进一步提高教育系统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和水平。

  第三,加强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现阶段,关键是要提高网络安全的意识。安全意识现在还是我们比较薄弱的环节,就像前一段应用的意识薄弱是一样的。安全的意识要到位,随着建设的不断加强、应用的不断深化,安全意识不到位会成为最大的短板之一。教育部近期先后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和《信息技术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等一系列制度,力求从制度上面开始对安全工作进行规范。各地也开始做了一些很好的工作,但这项工作相对起步比较晚,希望信息中心的同志们,你们是负责系统安全的,所以这根弦要绷得更紧。不但要确保系统自身的安全,还要确保信息的安全,内容的安全,加强对学生、家长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

  第四,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推动各地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组织领导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和部门协调。进一步健全覆盖中央、省、地市、县、学校的管理信息化技术支持体系,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专门机构、配备足够人员负责系统运维和技术支持工作,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各地市、县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系统技术支持服务工作,保障系统全面应用;高校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其他各类学校要有专门人员负责系统应用的技术服务工作。

  四、科学谋划,扎实做好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十三五”规划工作

  十二五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十二五已进入尾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是2020年,要尽快地制定并出台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十三五”规划,用于指导全国的十三五工作。这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下面我就制定这个规划谈几点考虑。

  第一,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们目前做这项工作有几个有利条件。一是“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对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要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准确地把握教育现状,优化再造管理流程,保障各决策科学有据,政务公开透明,这些都对教育管理和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育信息化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教育信息化是有需求的,是应用驱动的,应用驱动是靠什么?是靠需求来带动的,本质上就是要靠需求。二是教育管理信息化近年取得的显著进展,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前面讲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取得了很多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一些典型的做法,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也是下一步做好“十三五”工作的重要前提。这次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我国召开,表明我们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大,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也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三是新兴技术发展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带来新的动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国家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现在已经在推动实施了。各项信息新技术很多,特别是大数据的一些技术和理念的提升,为我们大规模地推进管理科学决策、提高管理信息化的整体实力,提供了可能。

  第二,要明确目标和指导思想,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这里我还要强调原来提过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这是我们反复多次讲的,也是最核心的。十三五在继续深化融合的同时,也要考虑在融合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融合和创新,是十三五的关键词。教育管理信息化要加强整合,强化融合,促进应用,为教育改革提供强劲的支持。在目标方面,到2020年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要全面提升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管监测、评价评比和公共服务这五个方面的应用水平,为综合改革、全面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建设方面,要建设以国家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为核心、以国家教育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为重点、以国家教育基础设施云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国家教育管理综合平台。二是在应用方面,要实现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和全国互联共享,积极推动应用创新,应用系统和数据开展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充分释放教育信息化的潜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科学管理。三是在服务方面,要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教育教学提供方便的信息化支撑,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服务窗口,要做一个安全、有效、便捷的服务平台。

  第三,创新机制,注重实效。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各个环节非常复杂,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解决好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这一点过去讲的比较多,不再重复了,这里我强调一下统筹,一方面是统筹建设与应用,另一方面是统筹应用与管理,要把安全问题纳入进来;二是应用驱动服务为先,这是基本的原则,还是要强调应用驱动,要积极拓展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现在主要是为自己服务,为教育系统服务,这还不够,要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服务窗口,逐步将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一个惠民平台。如果说十二五是以建设和应用并重的话,十三五应该更加明确以应用为核心的观念。评价十三五管理信息化的标准也要相应的改变,最后指标不是建了多少个平台、多少个系统、多少个GB的数据量、多少的人,这都不是主要的评价指标,主要的评价指标是在哪些方面应用的成效和取得的效果,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财务管理方面、教学科研方面等等,今后的评价指标主要考虑这些。三是资源整合,融合共享,要更好地整合中央和省级数据资源,发挥整体和综合作用,推动信息系统和教育教学系统融合;四是政府为主,多方参与,这一条必须坚持,这一点在十二五取得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而且效果非常明显,随着工作进一步的推动,我个人预测,下一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会更大、更强,我们也要有这种思想准备。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之年,我们要认真总结,全面分析评估“十二五”取得的成绩,研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目标、新要求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要抓住抓好各种机遇,科学谋划、主动作为,积极应对教育信息化的各种风险挑战,努力争取“十三五”再上一个大台阶,真正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我国教育事业全面、率先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