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两家研究机构入选首批“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名单
首批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名单的遴选,是经过全国智库机构摸底调查、委托有关机构推荐来源智库、业内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首批入选CTTI来源智库的有489家,包含党政部门智库、社科院智库、党校行政学院智库、高校智库、军队智库、科研院所智库、企业智库、社会智库、传媒智库等九大类。来源智库名单每2年调整1次,对于正式入选来源智库名单的智库,颁发证书,首批来源智库的有效期限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此次福建省高校入选CTTI来源智库名单仅有厦门大学和我校的相关研究机构。
会上,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首席专家李刚发布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MRPA测评报告。该测评是以第三方身份对智库机构运用资源方式的能力和效益进行过程--结果导向型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构成,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M(治理结构)、R(智库资源)、P(智库成果)、A(智库活动),故命名为智库MRPA测评指标。MRPA从两大维度来测评智库:一是资源占用量,二是资源的运用效果,也就是效能。它既能测量智库的体量、产量,也能测评智库的效能,还可以测量智库属性的强弱。MRPA测评系统包含智库排序、专家排序、大学智库指数排序3个子系统。此次公布的智库排序分两类,一类是综合测评分排序,一类是效能测评分排序。一般而言,体量越大的智库,在第一类排序中位置会比较靠前。但是效率高的中小型智库有可能在第二类排序中脱颖而出。
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作为入选的255家高校智库的一员,综合得分处于入选来源智库名单的前列。该中心于2006年11月我校第十一届科技节期间获准正式挂牌成立,原校长、博士生导师李建平教授兼任中心主任。十年来,该中心已成功打造出三大系列科研成果,即“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并以《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世界创新竞争力》黄皮书和《全球环境竞争力》绿皮书等“五大产品”的形式,接连推出30多部著作,并曾于2013年11月、2014年3月分别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发布竞争力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同时,十年来,该中心坚持走“顶天立地”的科研道路,坚持问题导向,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2009年,参与成立福建省首家社科研究机构——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并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了《综合竞争力》杂志(双月刊)。2011年,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福建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2014年,经福建省社科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成立了福建省首批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福建师范大学竞争力研究中心。同年,福建省委组织部与我校合作共建“福建省人才研究中心”,具体依托在该中心。2016年,联合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牵头发起成立了二十国集团(G20)联合研究中心。日前,又成功入选我省首批新型高校智库。每年编发数十期的《竞争力报告》是该研究中心的智库成果,得到了中组部、外交部、环保部、科技部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获得省部级领导的重要批示,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不断提升智库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作为入选的36家社会智库的一员,于2015年12月5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是一家从事学术研究、决策咨询服务的新型智库,致力于开展科技决策与评价研究。该中心是由我校和清华大学、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光明日报理论部等单位共同发起创建。原校长李建平教授、福建省原副省长李川同志受聘为该中心名誉理事长,我校兼职教授、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原党组书记李闽榕担任理事长、主任,我校经济学院黄茂兴教授担任副主任。中心成立后,综合运用智能、技术、信息等新手段和新经验,不断创造思想产品,提出资政方案。中心将充分发挥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竞争力评价方面的优势,继续推进《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加快构建世界竞争力第三大评价体系;推进《中国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智慧城市评价标准》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项目,推动和完成“智慧中国”、“智慧农村”等重大发展战略研究,聚力研究国家发展战略,全面开展各项科技评价工作,积极拓展国际国内的交流合作,扩大中心在国内国外的影响力。
(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