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览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截至目前,在全球25个GIAHS试点中,我国数量已达8个,居世界各国之首。除红河哈尼梯田外,其余7个为:
1.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2005年入选)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在这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小县120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田养鱼”,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
2.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2010年入选)
万年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万年仙人洞发现的古栽培稻、东乡野生稻和荷桥贡米及万年现代水稻生产一起形成了野生稻——人工栽培野生稻———栽培稻———稻作文化系统这一完整的演化链。对于保护农业物种资源、研究稻作文化历史、服务现代水稻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
3.贵州侗乡稻鱼鸭复合农业系统(2011年入选)
在黔东南大山里的都柳江畔,有一片侗族人的集中聚居区,称之为“侗乡”。每年谷雨时节,侗乡人都会移栽秧苗,并后续下放鱼苗和雏鸭,形成了典型的传统生态农业系统——稻鱼鸭复合系统。稻鱼鸭复合系统不仅为当地人们提供了所需要的食品,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4.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2012年入选)
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是以普洱茶与茶文化为核心构成。该系统不但证明了我国西南部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而且形成了茶树利用的发展体系,并体现出茶文化多元化和良好传承性的特征。2012年,该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5.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2012年入选)
敖汉旗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处,境内分布着被称为“华夏第一村”的兴隆洼遗址和“旱作农业发源地”的兴隆沟遗址,兴隆沟的考古发现证实粟和黍的栽培已有8000年的历史。从而证明敖汉旗是横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源地。
6.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2013年入选)
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位于绍兴市域中南部的会稽山脉,有香榧大树10.5万株,其中树龄百年以上的古香榧有7.2万余株,千年以上的有数千株。古香榧树历经千年仍硕果累累,堪称古代良种选育和嫁接技术的“活标本”。
7.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2013年入选)
“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有1300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以庭院式栽培为主,宣化传统葡萄园至今仍沿用传统的漏斗架栽培方式,适于观赏和乘凉休闲。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入选的城市农业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