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掀起学习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06.07.2016  15:13

  连日来,福建省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干,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朱山村位于连江县丹阳镇南部,原是一个没有村集体收入的老区基点村。在村党支部和一批党员的带头努力下,朱山村创办了食用菌、瓜果、食品加工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支部建在合作社里。2015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2.8万元,人均收入11930元。

  “习总书记连续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让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再次审视自己的差距和群众的期盼。”朱山村党支部书记江佺佺说,下一步,将继续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做优做活休闲观光农业。一方面,挖掘本村乡土田园优势,搭建西瓜、草莓、西红柿等果蔬采摘园和农家养殖特色区域,带动产销一体化;另一方面,依托西瓜节的品牌,推出体验式西瓜认养营销模式,吸引都市居民来乡村享受田间农事的野趣。同时,以“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为载体,大力推进幸福家园工程惠民项目建设,办好家门口的幼儿园、小学、村卫生所等设施,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刚接受表彰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闽清县云龙乡后垅村党支部书记吴超说,作为农村基层带头人,深感责任重大,要因地制宜,勇于创新,闯出一条后垅村特色的发展之路。

  吴超说,为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村党支部以增强“三感”为抓手促党建工作——归属感产生合力,荣誉感提高定力,责任感激发动力,以此来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让村里84名党员凝心聚力,勇于担当,成为推动全村发展的战斗堡垒。后垅村人口2515人,离城关7公里,有区位优势,全村将继续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加速第一产业升级,发展农村淘宝,打造后垅村农业拳头产品西红柿提高农民收入;承接第二产业落地,主动承接中建海峡绿色建筑产业园的配套需求,整合村集体资产,将闲置村属店面等出租开办超市面向产业园营业,村集体收入年均增收30%;探索第三产业发展,引进旅游产品策划公司,实现以国学孝道、农耕体验、主题游乐为主的“乡村一日游”项目落地。

  4日,记者走进平潭中楼乡大坪村。连日来,大坪村掀起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热潮。刚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的村支书曾华艳告诉记者,为让村里党员干部更加深入学习重要讲话精神,村里聘请平潭进修学校老师到村里讲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曾华艳说,对村党支部而言,要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做事情,带领村民在共建共享中获得更多幸福感。大坪村曾是贫困村,上世纪90年代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后来,村两委选择从生态环境建设破题,建设木麻黄防护林,并大规模种植无公害大棚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带动当地村民致富。接下来,村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真抓实干、服务村民”作为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核心,始终按照建设“富民支部”的要求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带领村民走上更加富足的幸福大道。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