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县多轮驱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月2日,光泽县鸾凤乡中心小学排球队代表该县参加全市少年儿童排球联赛。
“3年前,像我们农村的小学生,别说组队代表全县参加排球比赛,不少学生在校6年,甚至连排球摸都没摸过几次。”鸾凤乡中心小学校长潘小平说,短短二三年之间,变化如此之大,得益于这几年县委、县政府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学校有训练场地、器材和专业的指导教师。
城乡设施无差别
四五年前,离县城仅7公里的崇仁乡中心小学只有一栋建筑面积1144平方米的校舍,没操场更别谈什么功能室。2010年9月,校长周金寿积极协调县、乡、村筹资36万元,硬化了校门口到教室的200米道路,修建了90多米围墙和护坡,还为1200平方米的操场铺上了广场砖。2011年3月,乡、村征地1500平方米,利用270万元校舍危改项目资金,建起一栋使用面积2347平方米的综合楼,并争取省青少年发展基金50万元,添置了电脑、钢琴和1万册图书等教学设备,学校建起了音、体、美、电脑等10个功能室。同时,还多方筹措资金180多万元,新建了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容量为250吨蓄水池和一个体育活动场所等。
县教育局长王文卷说,近3年来,全县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200多万元,新建校舍26幢,总建筑面积48171平方米;累计投入2227万元优化学校配套设施,全县60所农村小学教学点均配备卫星接收系统,提前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轮岗交流补短板
“在教育教学硬件设施逐步改善、达标的同时,决定办学质量的另一驾马车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如何提高?其实难度更大。因为‘硬件’主要是钱的问题,而‘素质’除了钱之外,更多是体制机制和人的思想意识问题。”王文卷说,光泽县的做法就是把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攻目标,其核心手段就是不断完善教师补充、培训、交流和激励机制。
2012年以来,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新补充教师66名,重点补充音体美专任教师,有效解决了教师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建立了“县管校用”机制,推动教师交流轮岗,近3年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623人,占应交流人数比例75.8%,形成了城区学校到乡镇、乡镇学校下教学点的梯度交流模式。同时,依托省教育厅帮扶光泽这一平台,促成县一中、实验小学与福州一中、省属实验小学等名校结成对子,选派校长挂职锻炼及教师跟岗学习。此外,还通过组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和小学“研、送、培”核心团队,认真开展课题研究、送课下乡、专项研讨等活动,推动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
从2009年秋季开始,光泽县城区初中实施划片招生,作为当时城区薄弱校的县三中,3年内每年需增加6个教学班,累计缺编教师达40多人。“找米下锅,临时招聘来不及,多亏轮岗交流这一机制,才缓解了教师严重缺编这个燃眉之急。”光泽县三中副校长李建明说,农村中学教师到三中轮岗1至3年回到原学校后,多数都成长为学科教学骨干。而三中教师到乡镇中学轮岗交流,大大增加了城乡教师面对面互动研讨的机会,对双方都有很大促进。
学生素质均衡化
10年前,鸾凤乡中心小学教师以中专学历为主。而如今,全校60位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有57位,中专学历的仅3位,而且,近5年新招聘的22位教师中,本科生就有12位,超过了50%的比例。
“教师学历和年龄结构的变化,让学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鸾凤乡中心小学校长潘小平说,近几年来,随着学校硬件条件的不断改善,学校在师资方面也开始“缺啥补啥”,如果今年秋季8个招聘计划落实了,全校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就全面实现专业化配置。
有了场地,又有了专业的指导教师,使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不再是无本之木。2年前,新招了2位专职体育教师,学校就先后组建了一个篮球队和一个排球队;去年,从集美大学音乐系引进一位毕业生后,学校又组建了舞蹈队和合唱团……
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但近几年由于实施均衡教育和“素质工程”,鸾凤乡中心小学学生参加全县各种活动屡创佳绩:每年一届的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前年和去年,分别获得小学组团体总分第1名和第2名;学校排球队连续2年,代表全县参加市小学生排球联赛;去年成立的“梦之篮文学社”,已有六七位学生习作,在各种文学刊物上发表。
“如今,不仅城乡教学硬件设施无差别,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乡下孩子与城里学生的差距已明显缩小,这正是推行均衡教育取得的成果。”王文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