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张兆安:气象防灾减灾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兆安接受记者时表示,智慧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潮流,而构建“智慧城市”,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智慧”地应对气象灾害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张兆安接受记者采访并参与中国气象报社“应对气候变化 有你有我”公益活动。张静摄影
根据上海市的发展规划,上海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根据城市发展中信息化建设应适度先行的原则,在“十三五”期末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直以来,上海都非常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十二五’期间上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保持和巩固了国内领先地位。”张兆安说。
然而,根据上海社科院推出的2015全球智慧之都排行榜,在全球20个世界性中心城市中,上海排名第15位,处于中下游水平,落后于所有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单从这一点来看,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是上海,我国其他智慧城市建设也还都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张兆安说。
从自然灾害来讲,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气象,气象部门在自然灾害监测、预测,以及安全事故衍生、次生灾害监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张兆安称。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气象防灾减灾效益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智慧城市的民生建设。”张兆安表示,“例如,在上海,气象预报现在准确多了,能够查看分钟级的预报,方便市民出行;气象预警信息随时可在电视、手机,只要能接收到信息的地方,我们就都能接收到,提醒市民出行注意安全,这就是最大的惠民生。”
同时,张兆安说:“现在,城市空气质量也是老百姓关心的重点问题,气象部门不仅仅是做好预报,发布预警信息,还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真正分析分析这里面的原因。环境好了,老百姓才安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此,张兆安表示,智慧城市建设更需要走科技创新之路,就拿气象工作来说,如何让气象科技成果在智慧城市中发挥效益就很关键,值得进一步思考。
智慧城市建设非一日之功。张兆安坦言,只有各个部门一起发力,才能让老百姓真心享受“智慧城市”带来的“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