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大源乡用30万元撬动原来120万的项目

13.06.2015  16:15

  “原来的水泥路很窄,而且这个弯拐的太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6月8日,在将乐县大源乡东岭村村口,村民张义亨指着拓宽后的路面说,“现在村民进出村口视线更好,更安全了。”

  东岭村村口路面拓宽工程,得益于乡里设立的“四百活动”帮扶基金。

  近年来,将乐县以“三送一解”深化“四百活动”,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细化服务措施,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修复等,都是百姓亟需解决的,但驻村工作队员往往很难筹集需要的资金。”大源乡乡长赖高洁说,“如果百姓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那走村入户真的变成‘嘘寒问暖’了。”

  解难题,钱从哪里来?大源乡每年从乡财政拿出30万元,设立了“四百活动”帮扶基金。

  一年30万元,钱不多,怎么运作?“每个项目帮扶基金大概出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由村民投工投劳,或发动社会力量筹措。”赖高洁说,2000元以下项目,驻村工作队长可以拍板,2000元以上要向乡里报告,达到1万元,由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

  有了帮扶基金3000元启动资金后,去年5月,东岭村村口路面拓宽工程动工。“村里能干体力活的都上了,其他村民就帮助送擂茶、点心,做后勤保障工作。”驻村工作队长袁飞说。

  帮扶基金不仅帮助群众解决了问题,也调动了村民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肖坊村龙华桥重建工程启动后,村民自发捐款近14万元,其中村民曾俊顺就捐款1万元。

  道路硬化1300多米、修建桥梁4座、拓宽路面500多平方米、稳固路基500立方米……目前,“四百活动”帮扶基金已使用31.2万元,办成了原来工程预算120多万元的项目,真正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随着各村需要解决的问题逐渐减少,大源乡决定以帮扶基金为“支点”,开展精准扶贫,撬动村民“致富梦”。溪源村村民梁炳飞原来在上海经商,去年回乡创业后,投入60多万元种植冬菇。“第一年技术没有掌握到位,亏损后乡里补助了2万元。”梁炳飞说,补助的钱不算多,但这对自己来说是个很大的鼓励。

  眼下,梁炳飞正加紧菌袋生产,并从浙江请了两名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他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个丰收的冬天早日来临,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在培育致富能人的同时,目前大源乡已帮扶困难群众6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