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多家商场鞋服促销狼烟四起 标价399元只卖99元

27.10.2014  11:00

  鞋服促销狼烟四起 标价399元只卖99元

  本报讯(记者 黄文珍)正是换季时节,商场内各种品牌的鞋服争相促销打折。近日,记者走访泉州市区多家商场发现,各种5折、6折的商品打折标牌醒目地立在货架之上。标签价与折扣价之间的价差可以相差上百元,昂贵的标签价与较低的折扣价背后,该商品原价到底为多少?吊牌价是由谁规定的?它又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带着疑问,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吊牌价与销售价可差数百元

  近日,市民李小姐到中心市区涂门街一家商店买鞋,她选中了一双黑色牛皮单鞋,翻看鞋底的标价为769元,导购小姐介绍,可以打六折,折后价为475元,打折先后相差近300元,李小姐觉得相当划算。

  事实上,这只是商家打折促销的一个缩影。昨日,记者来到市区多家商场,发现各种打折标牌显眼地立在货架上,随处可见,有些商家打出了部分正价品1换2,部分款式折后再1换2的促销标牌,更多商家直接打出了5折左右的较低折扣,其中不乏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记者随机拿起一件衣服,吊牌价显示为183元,同时,在吊牌上贴有商场价为95元。一件吊牌价399元的短裤,商场价为99元。

  当记者询问,为何才刚换季,鞋服便能打出如此低的折扣,多个商家导购作出了不同解释,“断码清货”、“销库存”、“厂家活动”等是最多的答案。

  吊牌价为商家自主定价

  高昂的标牌价在较低折扣之下,脱下了高大上的外衣,显示出较为平民的价格,让消费者对产品趋之若鹜,似乎不赶紧下手,就赶不上便宜的“末班车”。与此同时,仔细想来,吊牌上所标注的价格所来何处?较低折扣的原因果真是如商家所给出的解释吗?一件商品的价格是如何给出的?

  熟悉鞋服行业的业内人士池先生告诉记者,商场的吊牌价往往远远高于实际销售的价格,且只是一个参考价,这中间会经过厂家,代理商、批发商等环节,经过层层加价后到达零售终端,由于每一环节基本上都是以2折左右流向下一个环节,因此,到达零售终端,即使以吊牌价5折的价格出售,其中的利润也是可观的。

  “价格都是商家自己定的,吊牌也是自己订制,然后挂上去的。”经营一家服装店的王女士透露,这更多是商家促销的手段,主要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有些商家会将吊牌价上标注价格部分撕去,再粘贴新的价格,最后以较低的折扣出售,给消费者造成捡到“便宜”的假象。

  记者在淘宝网搜索栏上输入“吊牌定做”,页面显示共100页,记者随机点开一家店,按照不同材质、设计等每张价格在0.09元至0.15元之间,这家店的月销量在7318件。据了解,买家只要将厂名厂址、产品名称、价格等信息传给卖家,卖家便能够按照要求制作。

  吊牌价并不等于原价

  “鞋服行业实行的是市场调节价,也就是价格的制定按产品供需、运营成本、利润因素来决定,而不是政府指导价。”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产品明码标价、不存在欺诈行为,物价部门就不会介入其中。

  根据GB5296.4-1998国家标准对纺织品和服装要求,吊牌必须包括以下内容:厂名厂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纤维成分、洗涤方法、采用执行标准、产品等级、检验合格证明(自检)。

  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指出,“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否则就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也就是说,在一件产品实行促销时,必须是在原价基础上所打出的折扣。”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一件衣服在打折前的最低价格100元,想以80元售出,为了显示更低的折扣,商家将吊牌价更改为160元,然后打出5折的促销价,便形成价格欺诈。“因此吊牌价并不等于原价。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注意保留票据,遇到价格欺诈行为,可以向物价、工商部门投诉。”一家企业的法律顾问苏先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