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歌立项学术研究意义不寻常

13.10.2020  23:50

  中国诗歌学会日前接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通知:该会申报的《百年中国儿童诗歌的演进与发展研究》被立项。这是本年度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16家社团唯一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主题学术活动的课题。(10月8日新华网)

  要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诗歌的创作研究不能滞后。儿童诗心的培养,对于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大有帮助。长期以来,儿童诗歌被认为是儿童文学一部分,未完整纳入中国诗歌的学术研究范围。早在2018年9月,在北京大学举办《百年新诗纪念大会》期间,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作为中国新诗重要组成部分的儿童诗歌,中国诗歌的研究者缺乏对它系统的理论支持。这是百年新诗对儿童诗的一个重大疏落。

  对儿童诗歌的关注,直接关涉儿童诗歌的未来。凡是能赢得儿童认可的诗歌作品,往往不会脱离时代,更不会脱离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认知。这样儿童才能从这些朗朗上口的诗歌中找到激励的精神力量。要让儿童诗创作更注重孩子的需求,对于儿童诗歌创作立项研究是必要的成长路径,这样才能赢得儿童的认可和喜爱,也适合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对于培育孩子的诗心大有帮助。

  让儿童诗歌更好承担社会责任,儿童诗歌创作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更好滋养童心,专门学术研究是必须的。在2019年的8月,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安徽宏村举行首届“童诗现状与发展研讨会”。与会的国内外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和国内儿童诗歌作家认为,中国诗歌学会把儿童诗歌作为专门课题举办主题研讨会,将促进儿童诗歌的快速发展。2020年5月,中国诗歌学会发起每年6月“中国诗歌童诗月”,以持续推动中国儿童诗歌创作和理论的繁荣。如此种种,为儿童诗歌创作,提供学术活动和课题研究,并以此深入到诗歌的全领域,才能真正形成系统,为创作更优秀的儿童诗打下建设的基础。

  新时代,要让儿童更加富有诗心,给儿童诗创作立项,对于规范创作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儿童诗创作要适合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儿童诗更加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每个创作者不仅要了解一般的生活,还要了解儿童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习惯,了解儿童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以及儿童的语言。而这些必须通过探讨研究才能日臻完善,才能为培养孩子真诚美好的童心培植下更多诗情画意的种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福州文明办雷沛弘)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