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八旬依伯11年义务打扫公园 儿子表态要接班

12.11.2015  10:37

  福州新闻网11月12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吴康乐 通讯员 王宪政 文/摄)长乐市首占镇珠湖村双龙桥文化公园里,有一名义务保洁员和宣传员。他就是陈金资,长乐珠湖村人,今年81岁。11年前,全村人修葺了文化公园,老人和哥哥一起义务打扫。三年前,哥哥去世后,陈金资一个人坚持打扫。

  珠湖村双龙桥文化公园,是个有名的天然文化公园。两座上下“双龙桥”连接着一条古道,学名松溪古道,相传是古代学子进京赶考的通道,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桥边还有一排古色古香的棚屋及屋前廊亭、坐椅,相传是当年学子歇息的客栈旧址。

  2005年,全村人集资修葺了这里的寺庙和古道,那时起,陈金资和哥哥义务打扫公园。当时,陈金资看到寺庙周边以及古道无人打扫,久而久之便堆满落叶。逢年过节,烧香的村民和登山的游客多,垃圾也随之而来,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兄弟俩就做起了寺庙以及古道的卫生。这一打扫就坚持了11年。三年前,哥哥去世,陈金资一个人坚持打扫。他11年的坚持,成了附近的美谈。

  在双龙桥文化公园内,记者看到陈金资满头白发、精神矍铄,在小道上和小溪旁扫落叶和垃圾,不时弯腰用手从石缝中掏出几片枯叶。村民介绍,每天清晨,陈金资都会拿起扫帚到公园内清扫,从弯弯石径到净林古迹前的广场,最后是沿山而上的500多级登山道,足足两个小时才能把这些地方扫完。记者沿山而上,500多级台阶干净明朗。村民觉得,陈金资兄弟俩就是把古道当成自己的家来细心打扫,“双龙桥”这三个石刻大字, 陈金资兄弟俩不知用布擦拭了多少次。

  陈金资觉得自己不光是义务保洁员,还是宣传员。几年来,老人对公园内的景点典故、趣闻等已经如数家珍。村民介绍,有一次,福州一个骑行队20多人来参观。陈金资边带他们参观边讲解,领队拿给老人100元茶水费,陈金资坚决不收。“大老远跑过来参观,你们玩得开心,我也就开心了!”老人乐呵呵地说。

  在外办企业的儿子几次要接父母出来玩玩,都被老人推辞了。村民说,陈金资放不下公园的事,每次都让老伴一个人去。今年国庆前,陈金资总算去了,那是听说小孙子生病住院,这才和老伴坐飞机去看看。陈金资看到孙子无大碍,告诉儿子国庆期间公园游人多,就一个人先飞回来了。国庆期间,公园游人特别多,他拿着扫帚从早忙到晚,不让地上有一丁点垃圾。

  面对社会的夸奖,陈金资不以为意,他总认为这是土生土长的村民应该做的事。“儿子也鼓励我好好干,以后退休回来接老爸的班。”老人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