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提出——符合国情的健康权保障模式形成

30.09.2017  11:39

  据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王宾 田晓航)国务院新闻办9月29日发表《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

  白皮书全文约170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7个部分,分别是符合国情的健康权保障模式、健康环境与条件持续改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大幅提高、全民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特定群体的健康水平显著进步、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和国际医疗援助。

  白皮书说,健康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健康权是一项包容广泛的基本人权,是人类有尊严地生活的基本保证,人人有权享有公平可及的最高健康标准。

  白皮书指出,多年来,中国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把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实现人人得享健康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长期不懈奋斗,中国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不仅摘掉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帽子,而且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健康素养持续增强,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白皮书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实现全民健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健康权的促进与保护中,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白皮书还说,中国各级政府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奋力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全面发展。中国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加健康相关领域的国际活动,深入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大力落实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

 

  白皮书摘要

 

  人均预期寿命达76.5岁

 

  白皮书指出,健康事业的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2016年的76.5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年的88.9/10万下降到2016年的19.9/10万,婴儿死亡率从1981年的34.7‰下降到2016年的7.5‰。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白皮书强调,深化医改效果持续彰显,在较短时间内织起了全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重大传染病得到有力控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多元办医格局初步形成。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健康权保障模式。

 

  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13亿

 

  白皮书指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参保覆盖率稳固在95%以上。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全民医保初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201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50%和70%左右。

  白皮书强调,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城乡居民大病保障机制不断完善,2016年,大病保险覆盖城乡居民超过10亿人。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截至2017年5月,全国已分类救治贫困患者260多万人。

 

  健康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白皮书指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已有81.87%的县(区)开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促进公民健康权提供了良好条件。

  白皮书指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3.9%。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08年的6.48%上升至2015年的10.25%。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2%,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1%;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食品安全监管更加严格,2015年,国家修订《食品安全法》,妥善处置冒牌婴幼儿配方乳粉等多起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民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可获取性和均等性,加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防控力度,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推行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

  2010年至2017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从15元提高到50元,服务项目从最初的9类41项扩大到12类47项。国家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系统。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平均降低19.4%。国家已建立慢性病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网络。实施《精神卫生法》,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全面加强,应急法制基本建立,应急机制不断优化。2014年,国家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达标率升至91.5%,远超全球70%的平均水平。

 

  加快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白皮书指出,中国致力于提升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同步推动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加快建立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白皮书说,2011年至2015年,国家投入420亿元,重点支持建设1500多个县级医院、1.8万个乡镇卫生院、10余万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983394个。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更加优化,基层和农村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引导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的服务链。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取得长足发展,相比制度实施前,基本药物销售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传统医药发展更受国家支持。2013年至2015年,国家投入专项资金46亿元支持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对外医疗援助和应急处置

 

  白皮书指出,中国是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中国较早签署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加入《麻醉药品单一公约》《精神药物公约》,参与制定《阿拉木图宣言》等一系列国际条约、宣言,响应《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与世界卫生组织开展深度合作。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健康领域的经验共享和战略对话,每年举办多个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国际研讨会。

  1963年以来,中国先后向69个发展中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累计派出医疗队员2.5万人次,治疗患者2.8亿人次。截至2017年6月,中国共有1300多名医疗队员和公共卫生专家在全球51个国家工作,在华培养了2万多名受援国际医疗卫生管理和技术人才。中国先后加入应对安哥拉、圭亚那的黄热病、寨卡病毒等疫情。

  中医药已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已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健康报9月30日第1版)

让健康中国美好人民生活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题:让健康中国美好计生委
人民日报评论员:健康中国见证人权进步
  健康是享受幸福的基本前提,计生委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