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展望之一: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更有底气

03.11.2016  14:4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从目前的8.1‰、10.7‰和20.1/10万,下降至5.0‰、6.0‰和12/10万。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下降30%;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目前的29.3降至25左右。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表示,《纲要》提出了我国卫生改革发展的总目标,对深化医改和发展具有引领方向、更新理念、明确目标、统筹推进的作用。深化医改就是要围绕健康中国的总体目标,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卫生事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满足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医改取得的成效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护士比例、人均健康费用、健康费用占GDP比例等指标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甚至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深化医改,任重而道远。
  对此,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表示,深化医改,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努力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要大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护人员的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全面改善医患关系和医护环境。
  深化医改,不是目的,而是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蓄力,是让群众有“获得感”的必要途径。归根结底要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更有底气。
分级诊疗,让社区医院成为三甲医院的“捷径
  2015年,已经有77亿人次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住院人次达21054万,给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医院带来了很大压力,“一床难求”仍然是很多地方的常见景象。分级诊疗制度是对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模式和就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系统性制度设计,是合理分配资源的有效方式,但如何引导群众“走下去”仍是摆在改革者面前的难题。
  陕西省宝鸡市给出的答案是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吸引力。孕妇、婴幼儿和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的重点人群。中心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请市、区两级妇幼保健院专家给予指导。每月利用妇幼信息系统筛查出未按时体检儿童,逐一打电话督促体检并及时回填妇幼保健手册。按期对孕妇进行随访,同时做好儿童及孕产妇高危筛查随访工作。每星期二、四组织全科医师团队下社区为65岁老年人进行体检宣传和摸底登记。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分别占辖区居民比率23.7%、12.4%和9.9%的情况,建立慢病干预俱乐部,为会员免费检测血糖、免费体检等,吸引群众上门。
  最重要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转诊上级三甲医院的“直通车”,拿着转诊单去医院可直接就诊,无需在挂号处排长队,更不用担心没有号可挂,医保报销比例也比直接去大医院节省30%左右,这些便利对辖区群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一系列文件对推进分级诊疗提出要求。2015年,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从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健全机制、完善配套政策等方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270个地市及以上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含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覆盖率超过80%,完成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的目标任务。国务院医改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制定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文件,推进分级诊疗政策落地。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各地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进展顺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目标稳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已达到57.4%。
   完善全民医保体系,给群众一个兜底的“安全防线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很多家庭面临的实际困扰,有病不敢治、有病扛着成为很多困难家庭的无奈之举。全民医保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为了给这些群众一个兜底的保障措施,让他们敢看病、看得起病。江西省赣州市通过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构建新农合、新农合大病保险、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四道防线,基本能使贫困人口个人自负费用不超过住院医疗总费用的10%,最大限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经过努力,我国已经建成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并正在不断巩固完善这一体系:一是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得到巩固,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人均新增40元中的10元用于大病保险。二是完善了医疗救助制度,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研究加强医疗救助与大病保险制度衔接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障工作机制,织密织牢全民医疗保障网。三是推进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和异地就医结算。制订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工作方案,并加快建立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四是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较快,今年上半年,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2359.33亿元,同比增长89.37%,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完善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措施,制订“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方案,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开展职工互助活动。
   纲要》印发后,下一阶段“深水”区里的医改要怎么“
  《纲要》印发后,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有了重要的行动纲领,2016年又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期、短期的工作目标需要细化落实,具体到眼前,在“深水”区里的医改要怎么“”,是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和群众关心的问题。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组前列。基本建成全民健康社会和全民健身社会,基本建成健康中国。第二步,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组水平。全面建成全民健康社会和全民健身社会,全面建成健康中国。在战略部署上可分为三个五年规划分步走,每隔五年上一个大台阶,不断逼近并达到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组健康水平。
  为了实现《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医改工作必须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更多“动力”,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深水”区不断前行。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严格对照《纲要》中提出的全面深化医改相关主要措施和重点任务,在重点改革上加强顶层设计和试点探索,协调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指导各地贯彻落实。首先要顺利完成今年医改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总结推广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的经验做法,为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开好局、起好步。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同时要着眼未来医改的整体部署,突出前瞻性。
  据了解,为了将《纲要》目标落到实处,下一阶段,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继续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先行推动10所委属委管医院参加属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研究制订军队医院参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性文件。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今年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试点地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30%以上;在200个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进和规范城市和县域内医疗联合体的建设。逐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中国人口报2016年10月27日第01版)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