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智能停车楼遭遇尴尬 车主宁愿违章也不停进楼

07.08.2014  10:18

  曾经号称全厦门最贵的江头智能停车楼,本月开始悄然“放下身段”,第三次下调停车费,寻求“自救”。

  与此同时,导报记者昨日走访岛内三个已投用的公共智能停车楼发现,这些曾经以缓解停车难为重要使命而兴建的智能停车楼,在经历了短暂磨合与足够的运营时间后,却依然陷入了同样的尴尬境地。

  空、空、空——白天车不多,晚上空荡荡,导报记者发现,和刚投用时相比,这些停车楼的车位使用率虽然有所增加,但和周边车流量,以及地面和地下车库的一位难求相比,仍然很“”。

  尴尬 最贵停车楼又降价

  “最贵停车楼的停车费比路面还便宜了。”近日,李先生将车子停放在江头公园市政智能停车楼时发现,这座曾被称为厦门收费最贵的停车楼又一次降价了。降价后,比附近江头西路等占道停车泊位的收费还便宜。

  昨日,导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江头公园市政智能停车楼24小时最高收费再一次下调,从60元下调到30元,每小时的收费保持在5元不变。

  这次下调之后,停车楼的收费就彻底比附近江头西路等道路占道停车泊位的收费便宜不少。目前,江头西路占道停车泊位的收费为第一小时5元,以后每半小时3元,24小时最高收费40元。

  不仅如此,江头公园市政智能停车楼还在沿路的一层改造出了一些店面。接二连三的动作,让这座停车楼再度引起了市民的关注。

  又是改造店面,又是降低收费,江头公园市政智能停车楼打出的这两张“”,坊间解读成停车楼的自救。

  “停车楼的空置率一直都比较高。”停车楼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周边路面停车场一直都爆满,违章停车还挺多,但停车楼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

  “其实厦门的公共智能停车楼日子都不好过。”一知情人士向导报记者透露,现在厦门已经建成的公共智能停车楼总共有3座,但这三座停车楼的运营效果并不好。

  事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昨日,导报记者就此展开了实地调查。

  调查 三大智能停车楼仍然“冷飕飕

  江头停车楼:日均空置率达六成

  投用至今一年半多的时间里,江头停车楼内冷清依旧,昨日上午9时左右,可提供260多个停车位的停车楼,仍然有一半以上的车位被闲置。“少的时候只停几十部,多的时候能停一半左右。”现场的管理人员介绍,目前停车楼的空置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停车率却依然不高,目前日均空置率仍然有六成左右。

  楼内很冷清,楼外的路边停车位却十分红火,甚至一位难求。昨天在现场,虽然江头停车楼还有100多个车位闲置,不少开车到此的市民仍然选择将车停在路面,有的车主宁愿在外绕上几圈寻找车位,也不愿将车停入楼内。

  据悉,江头停车楼自投用以来,已先后3次下调停车费。

  上古街停车楼:宁愿违章也不停进去

  和江头停车楼一样,作为厦门缓解停车难的重要项目——位于第一医院的上古街停车楼,也面临同样的尴尬。

  去年9月,在这个号称全国最大的机械垂直升降式停车楼试运行后,各界曾对其分流第一医院看病车流,缓解此处停车负担满怀期待。然而,在投用接近一年后,和周边巨大的看病车流相比,上古停车楼却显得空荡荡。

  按理说,上古停车楼主要针对看病的停车需求,车流量大、密集,停车率应该很有保障。可是,昨日上午10时左右,上古停车楼的系统显示,798个停车位,仍然有400多个车位剩余。

  现场的管理人员介绍,一般情况下,上古停车楼的车位使用率在五成左右,最火爆的时候也只能达到七成,停满的情况基本没有。到了晚上,病人大幅减少时,上古停车楼也就成为了一座空楼。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古停车楼很“悠闲”,医院内的地下车库以及周边路面却十分繁忙,地下车库几乎随时爆满,路面车位同样难求。

  导报记者注意到,医院内没有车位时,一些车主甚至宁愿违章停在镇海路边,也不愿把车子开进停车楼。运行近一年,这一楼里楼外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和江头停车楼近乎一致。

  妇幼停车楼:车位少车辆多,还是停不满

  不仅江头停车楼和上古街停车楼,三大智能停车楼中车位最少的妇幼保健院智能停车楼,即使看病的车流多,却仍然停不满。

  昨日中午时分,导报记者来到妇幼停车楼,此时,200个车位仍然有约100个车位处于空闲中。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停车楼虽然车位不多,但基本上任何时候都有剩余车位,一般情况下能停100多辆。

  导报记者注意到,由于妇幼保健院旁有不少酒店,很多看病市民也选择将车停至酒店的停车库内。

  市民声音

  关于停车楼市民怎么看

  三座智能停车楼空置率在五成左右,有的甚至更高。在停车楼投用前,各方都相信这将大大缓解停车难题,可是为什么停车楼投用之后又遇尴尬呢?

  就此,导报记者采访了不少车主,记录下了不同的声音。

  吐槽:嫌进停车楼太麻烦

  “停车取车都要排队,时间太久了。”昨日,在上古街停车楼,王先生在体验了停车楼的便利之后,还是觉得智能停车楼太麻烦,要耗费时间去等候取车。

  其实,从交费到取到车子,王先生总共就花了3分钟的时间,不过他还是觉得不够便捷。在他看来,如果在地面停车场,他可以不用等,直接上车就能够把车子开走。“一分钟都不用等,跟等三分钟,我当然选择不用等了。”王先生说,如果第一医院内有地面停车位,他首选还是地面停车位。

  称赞:停车楼还是很便捷

  对于王先生的观点,陈女士并不认同。在她看来,把车子停放在停车楼内,可以减少车子的暴晒,一取到车就立马可以上车,不用怕热。

  “其实在路面停车场找停车位,有时候更花费时间。”陈女士说,虽然停车楼存车取车都得等一点时间,但这跟车子停放在地面停车场其实没有差很多,在一个比较大的路面停车场,在停车位爆满的时候,开车兜圈找位子也要花不少时间。

  在陈女士看来,等候取车的时间和在停车场里到处找车位的时间,其实可以互相抵消。

  中立:市民停车习惯需改变

  “停车楼毕竟是一个新东西,还需要适应。”邱先生说,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熟悉停车楼的使用,虽然厦门已经有了智能公共停车楼近两年,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新鲜事物。“很多人已经习惯停在地面了。”邱先生选择将车停放在停车楼的原因是,他要改变自己过去的停车习惯。他说,他自己刚开始对停车楼也是有抵触心理,也是花了一段时间才改变的,毕竟之前都不熟悉,但后来觉得习惯了。

  邱先生认为,不少市民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停车习惯,就像很多人宁愿把车子停在地面停车场暴晒,也不愿意把车开进地下车库一样,后来不少人为了避免车子暴晒或贪便宜才进入地下车库,这都需要一个过程。(海峡导报记者 陈思亲 骆余民/文 常海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