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停车场挖出明清时期城东门 覆有蚝壳

26.06.2014  20:43

古城墙遗址

  继6月11日南段挖出清代古船遗址后,近日又有街坊报料称,大东门附近一停车场“突变”考古工地,并发现了覆有蚝壳的古代城墙遗迹。记者注意到,广州近期接连发现繁华路段的历史遗迹,全部位于不久前公布的首批16个地下文物埋藏区的“1号片区”,这样密集的发现或许与土地出让前必须进行考古挖掘这一规定的落实有关。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褚韵

   大东门现古城墙

   近期为何“宝贝”多?

   印证了广州府志城东“界限”的记载

  25日中午,记者来到了位于越秀中路这处停车场。可以看到,现场外围已经被塑料板及施工护栏围蔽,只留下车场正中进出的关卡小道。现场没有工人施工,停车场内有两块面积数百平方米的地面都已被挖开,其中一块现场的底部有数段石砖墙,其上部还有层层叠叠的白色蚝壳。壳体颇为巨大,目测直径超过30厘米,颇似岭南建筑中独有的“蚝壳墙”,砖墙附近还有零碎的陶瓷器碎片。

  停车场靠内一侧仍有不少私家车辆停放,还有三辆小型挖掘车辆。有工作人员在引导车辆进出,不过对于车场挖出“古董”,他们都表示“不清楚来龙去脉”。有前来停车的街坊告诉记者,自己在附近上班,在这个停车场日常停车也有好几年。“好像是这个月初开始动工吧,一开始以为是停车场要改造,后来看到竖起了市文物局的条幅,才听说挖到‘宝贝’了。”有知情人士透露,距离这次发现的城墙遗址的对面,正是“东平大押”的所在。而根据广州府志的记载,清光绪五年,“大东门”正是广州城东的“界限”。

  现场考古人员曾表示,这里可能是明清时期广州城东侧的一个城门,已经挖掘出的遗迹可能是城门的瓮城和护城河。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挖掘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