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竹子这篇“绿”文章

27.06.2015  20:35

  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辉)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不说不知道,一根竹子可发展出竹林经济、竹板材、竹工艺品、笋竹食品、竹炭、竹纤维、竹工机械、竹生物医药、竹文化旅游等9大门类的支撑项目。竹子具有可再生能力、本身可实现“吃干榨尽”式利用,大力倡导这样的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对南平这一着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地方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发展竹产业,浙江安吉是绕不过去的标杆。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发展40余年,安吉以占全国不到2%的竹资源,创造出全国五分之一强的竹产值。2013年,当地竹业生态旅游接待1044万人次,旅游收入102亿元。

  相比之下,闽北竹产业发展还存在“三不三低”。

  “三不”:一是县域发展不平衡。南部县市如建瓯、政和、松溪竹加工水平明显超过光泽、武夷山和浦城等北部县市。二是竹林结构不尽合理,部分竹农注重眼前效益,留养新竹多、3-4度竹少。全市丰产竹林比例仅20%左右,低于安吉县的35%。三是产业比例不协调。一、二产业比重大,三产薄弱。

  “三低”:一是规模企业比重低。全市笋竹加工企业1285家,其中规模企业仅80家,超亿元的企业仅24家。二是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竹加工企业产品精深加工不够,或为外地企业配套生产半成品。三是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笋竹加工转化率约在35%-40%之间,远低于安吉75%-80%的综合转化率。蔸、壳、梢、尾、废料等利用率很低,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但是,南平也有独门秘籍:海博斯公司,是国内唯一成功开发竹原纤维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纺织用竹原纤维、纱线、机织面料等国内仅有;政和与国家林业局共建国内首个“竹材加工技术与装备成果转化基地”;一批生物制药龙头企业正在开展笋加工提取物研发,具备开发竹叶黄酮、竹叶多糖、竹笋甾醇等产品条件……

  只要扬长补短,往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的方向大举发力,在一二三产联动的领域做足文章,南平竹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