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特大制售假冒保健品案透视:玉米淀粉做胶囊

18.10.2014  19:02

黑窝点工人将玉米淀粉灌装加工做成假胶囊,通过快递公司将“药品”销售至多个省份,仅4个月时间该黑窝点的销售金额就高达5000余万元……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今年破获一起特大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保健食品案,现场查扣9卡车假冒性保健食品,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涉案货值上亿元。

玉米淀粉做胶囊,假胶囊销往26个省份

据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绍,今年3月21日,湖南邵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制售假药,药监部门安排专人对县宋家塘街道办事处某居民楼进行摸排调查,发现一个无证非法生产假冒保健食品的黑窝点,并锁定了部分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

2014年3月29日,湖南邵阳市、邵东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公安部门兵分多路,端掉制假黑窝点。该窝点是一栋两层居民楼,生产、包装车间及仓库共有6处,执法人员进入现场时,制假人员正在加工生产假冒保健食品。

据执法人员介绍,当时公安人员对生产主管刘某军及8名工人进行了控制;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对涉案物品进行了扣押,当场收缴假冒性保健食品成品127300盒(瓶)、空胶囊1300公斤、制假原料2000公斤、空包装盒215万个、说明书及防伪商标21件、半成品42件、胶囊灌装机等制假设备10台,没收销售清单242份、记账本6本,涉案物品整整装满了9卡车,货值2862万元。

经查,该窝点从2012年12月开始生产加工假冒胶囊系列和片剂系列性保健食品,胶囊系列保健食品是在该窝点生产,由工人将玉米淀粉等粉末灌装加工而成,片状半成品是从外地购进,再进行改包装的。

自2012年12月以来,该窝点通过托运站或快递公司将产品销往全国26个省份。从收缴的销售清单统计,仅去年8月至12月底销售金额就高达5000余万元。

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肖某伟和刘某军已批捕归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平尚未归案,已被公安列为网上逃犯进行追逃。

涉案产品含有害物质,互联网交易隐匿性强

据湖南省局稽查支队总队长唐毅介绍,2014年4月底,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院检验认定该案“天下第一棒”、“德国黑蚂蚁生精片”等产品中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伟哥成分西地那非。

唐毅说,该案是一起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保健食品案件,涉案地点涵盖河南、上海、安徽、云南、新疆、广西等26个省份上百个市县区,从收缴的销售清单看,销售上下线多达数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