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节约更需防微杜渐

09.06.2017  09:43

  持续多年的“光盘行动”带动大家重新意识到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重要性。然而,在我们每天生活中,不少“看不见的浪费”正每天悄然发生着。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如何对这些小浪费防微杜渐?

  我们可以学学古人。记载魏晋风流的《世说新语》有这样一句赞誉:“陶公性检厉。”翻查典故,原来是陶工将锯下的木屑用来给乡亲们铺路,一点也不浪费,细微之物,也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份赞誉,让我想到,世间万物,只要运用之妙,也能派好大用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水换。节约美德必须防微杜渐,从古迄今,资源的有限和欲望的无限始终是人类社会一组结构性矛盾。地球可以满足人的所有需要,但无法满足人的全部欲望。暴殄天物,竭泽而渔,到最后必然是资源匮乏。如今国家倡导节约能源,开展“光盘”行为,这些不仅是对于传统美德的传承,更是告诫大众珍惜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才能长久健康地在世间繁衍生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各种生产生活资料,要以不浪费的本义,才能节约使用。从物品制作到消费终端,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对于物的粗制滥造和草率消费,时时处处体现对物的珍视与爱护——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材料降低环境负荷;或珍惜物的使用,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使其成为代代相传的传家宝;或灵活机动拓展物的用途功能,一物多用;或精益求精,善用各种资源,为经济生活留下更多的回旋余地。

  今天,伴随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但并不意味我们可以铺张浪费。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的国家而言,节能环保,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只有呼吁每一个人自觉养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才可以俭以养德,完善个人修养,有益于社会良性发展。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合理消费,物尽其用,这不仅是节约的本义,更是养德的关键。假如能在全社会推而广之,那么无论对自然,还是对社会和国家,我们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晋安区文明办 王关林)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