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高端人才“智库” 助“海西药城”腾飞

20.09.2015  13:36

   宁德网消息(周晖 黄莉莉 游书金) 日前,喜讯从福州传来——柘荣县引进人才赵军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福建省第四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这是该县第四位生物医药人才进入省“百人计划”。

  近年来,柘荣县紧紧围绕构筑“海西药城”目标,坚持“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努力克服地小人少、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以“特”吸才,引进医药产业高端人才队伍,以才兴业,唱响药城崛起之歌。

   短板上发力——

   以“特”吸才

  9月14日,在全市首个动物保护企业研发中心——贝乐研发中心,一批高尖端的科研设备正在运行调试,这是福建贝迪药业有限公司为引进人才赵军专门成立的。

  赵军是贝迪公司专门引进的动物类疾病防控专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与贝迪合作的动物防控疫病防控技术项目让企业去年销售额超过1千万元。谈起赵军之所以选择柘荣,贝迪企业负责人林贺桂说,这不仅是企业的功劳,还要感谢党委、政府多次抛出的“橄榄枝”。他说:“政府带队让我们参加了许多大型人才对接会,组织部等部门也经常走访,将人才政策传达给我们,而项目一旦对接成功,他们都会全程跟踪帮助,有什么难题都积极解决,这才让我们顺利引进赵军博士。”

  多年来,柘荣县地少人稀,交通不便,经济实力和周边县(市)存在差距,很长一段时间在发展上都处于劣势。“我们基础相对薄弱,但正是这样我们更需要人才。”该县人才办负责人表示。解放思想,另辟蹊径,破除“唯条件论”桎梏,当地以“特”引才走出一条别样的引才之路。一方面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全国长寿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太子参之乡”等品牌,另一方面加大生物医药领域扶持力度,实施引才“暖心工程”,设立“生物医药与医疗卫生人才助学基金”、建设医药人才公租房、开通人才10条“绿色通道”、出台医药人才个税返还政策等,以形成独特竞争力,吸引人才目光。

  目前,全县人才工作成绩显著,特别是一批高层次生物医药人才的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初步形成以2个院士工作站、1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位省“百人计划”专家为核心的创新队伍,成为全市唯一被列入全省第二批人才强县的试点县。

   平台上作为——

   以“才”兴业

  9月16日,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新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已建成投入使用,这是国内目前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全程实现无菌生产,年产量达6000多支。

  “优秀的人才团队加科研成果加先进设备,这样的企业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力捷迅制药厂厂长游乃寿表示。作为我省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力捷迅拥有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以及“院士工作站”,不仅引进了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洪桂祝任研发中心主任,还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世界抗过敏研究专家林童俊,承担抗过敏新药“卢帕替芬”的研发工作,并吸引了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研究员辛军、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王海燕博士等众多高层次人才团队参与。目前,“卢帕替芬”已经注册为我国1.1类新药(世界首创的新药),开始临床药物试验。

  不仅是力捷迅,作为全市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福建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以乙肝药物研发生产项目为载体,引进了中国药科大学博士陈国华,通过5年的努力,成功开发了四代抗乙肝药物。去年,企业年销售超过2.5亿元,税收完成6500多万元。

  “企业是用才引才的主体,这些年我县药业企业在人才引进和自主创新方面的热情高涨,基本上在人才科研上的预算经费都占年销售额的10%以上。”县药业发展局局长袁济端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地让人才发挥作用,一些企业不仅建起博士后流动站和院士工作站,还与10多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药品研发工作室和研发中心,当地政府也通过会商会、对接会以及项目推介会等形式,邀请福建省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山东药学院等多所科研院校专家前来柘荣开展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柘荣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工艺创新、新药创制和市场信息等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

  依靠药业行业30多年的扎实底子,借助高端人才之智,柘荣传统药业不断转型升级,生物医药领航起跑,逆势上扬,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强劲动力。今年1至7月份,实现规模以上药业工业产值10.2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0%以上,药业人才总量达8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