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刀百年老铺无奈栖身小巷 老手艺恐后继乏人
潘师傅在修剪刀。
福州新闻网12月15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王杨林/文 陈建国/摄)鼓楼区府学弄是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一条隐蔽巷子。巷子深处偶尔会传出“叮叮”声,有一位戴眼镜依伯正打磨着各种剪刀。依伯名叫潘兴泰,年近七旬,家中原在该街区花园弄开了一个修剪刀老铺,街区开始改造后搬离,至今未寻得新店面。目前老铺栖身在府学弄9号旁的路边。这门老手艺恐后继乏人。
一盆清水、一把钳子、几块磨刀石……老潘的修剪刀工具就这样摆放在路边屋檐下一张矮桌上,若不是看到附近电线杆旁悬挂着一块泛黄的“修剪刀”招牌,记者着实想不到这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修剪刀铺。
老潘说,朱紫坊街区开始改造后,他就把店铺搬过来。这里距离花园弄不太远,方便老顾客寻找。福州晚报3年前曾报道,茶亭改造后,“正兴利”修剪刀老铺一直未寻得新店面,只得搬进台江交通路37号一处老旧民宅。如今,老潘的店铺也经历着与“正兴利”一样的命运。
12日,记者在府学弄见到老潘时,他刚送走一名长乐客人。老潘说,这是一个年轻的裁缝,专程到福州找他打磨洋剪。
别看老潘的“店铺”如此寒酸,老顾客却不少,他们大多数从事服装生产行业,许多人为了打磨或修理一两把剪刀,专程从外地过来。“有一名早已移居香港的裁缝师傅,这次还回福州来找我磨剪刀呢!”老潘说,高级裁缝专用的剪刀不便宜,用钝了、用坏了,师傅们会想办法找工匠打磨维修。
老潘的手艺是祖传的,他20岁出头开始干这一行,至今近50年,经他的手修理、打磨过的剪刀和厨刀不下10万把,大到皮革工匠用的大剪子和园丁用的草剪,小到艺术剪纸用的美工剪刀。他接触最多的是裁缝用的洋剪和汉剪,还有布匹销售商用的布剪。“不同的剪子或厨刀,要用不同的磨刀石打磨。磨刀石根据粗细分为好几种,颜色有红的,白的,黑的……”聊起这一行的学问,老潘有说不完的话。
老潘说,大约30年前,他家修剪刀老铺的生意非常红火,父亲和哥哥都从事这一行。那时候福州有不少服装厂和裁缝铺子,而修剪刀的师傅却不多。当时,他修一把剪刀的价格是0.6元~0.8元,月收入能达到1500元。如今生意大不如前,修剪刀的价格从5元到25元不等,月收入2000元左右。靠这样的收入是租不起闹市区店面的。店铺搬迁后,他的生意更不好做,现在主要靠老顾客的支持。
老潘目前没有带徒弟,他的女儿从事其他行业,家族中只剩他还坚守这个老行当。
这家百年修剪刀铺将何去何从,还是未知数。老潘认为,修剪刀老行当也是福州传统市井文化的一部分,希望这门手艺有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