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率先建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将涉及17个部门的企业信息全纳入 信息一应俱全 信用一目了然
去年7月,泉州推出金改新举措——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将涉及工商、质监、税务、环保、公安、法院等17个部门的企业信息(不含企业商业机密信息)全纳入,供个人、商业银行和其他市场主体查询。
近年来,不少泉州民企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究其根源,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健全的‘两信’问题,是制约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大障碍。”泉州金融工作局局长李清景说。
以往,查询市场主体信用情况,通常只有银行征信系统一条途径。能否在此之外建立一个更完备、独立的信用数据库,以更真实、全面地反映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
在此背景下,该平台启动。“它通过整合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的企业信用信息,构建一个互通互联的基础平台,服务于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着力打通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对接通道,将企业信用信息转化为融资支持,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李清景说。
公众用户,可通过互联网匿名访问平台,查询依法公开的部分企业信息;金融机构,则通过“数字证书+用户名”的形式登录平台,且须在事先取得信息主体授权的情况下查询,查询结果可作为贷款发放的硬性约束。
各类信用信息阳光化之后,一大批优质、成长性好的中小微企业更及时地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过去,尽管我们给银行提供比较完备的财务数据,银行仍将信将疑;现在,有了该平台,银行信贷审核时间明显缩短。”正在建行泉州分行办理贷款业务的中小企业主王立明说,“过去,贷款审核和发放通常要两三个月;现在,一个月内就能完成。”
截至上月底,该平台已导入36种类型14.84万家泉州中小微企业的基础数据704万条;金融机构通过该平台查询企业信用记录6102次,为企业授信268.86亿元。
据悉,下阶段,泉州还将进一步完善该平台,并与设立小微企业融资项目库、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共担资金以及推进“助保贷”“万家小微企业成长贷”等相结合,建设以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用信息的充分流动和综合利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链条式、个性化的投融资服务。(何金)
记者手记>>>
让金融资源配置更优化
泉州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成功运营,是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探路金融改革的典型案例。
作为三大国家级金改区之一,泉州的金改主题和使命是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径。从该平台的运行看,我们不难发现,其路径已十分明确——以破解信息不对称为抓手,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
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量资金向劣质、产能过剩、无成长性的企业和行业集中,这不仅放大金融机构的风险,而且挤占优质企业的金融资源,抑制好企业的发展。该平台的构建,通过破解信息不对称,让好的与坏的中小微企业都大白于天下,有利于以市场化的手段将金融资源高效率地配置到好的中小微企业中去。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杠杆经济。只有让那些优质的、成长性好的中小微企业及时获得金融资源,做大做强,才能给地方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增量和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