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示范现代职校 打造特色一流高职
“福建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6年,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启动实施,重点支持10所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50所示范性现代中等职业学校,按照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强化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在建设福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抓住建设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关键,科学编制“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着力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批具有突破性、标志性、影响力的项目建设成果。
理清建设思路 更新办学理念
学院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组织开展区域产业行业发展情况调研,分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建筑工程、文化创意和旅游等产业人才需求,明确了各专业(群)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利用合作办学理事会平台,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作用,推动各系产学研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对各系各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
根据国家“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发展举措,以及中央带给福建的中国(福建)自贸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州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平潭国际旅游岛等“多区叠加”政策红利,学院进一步明确立足平潭、面向海西的区域办学定位,以及打造以信息化、智能化类专业为主和以商贸旅游、现代服务类专业为辅的专业发展定位,努力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产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作用。
一年来,学院组织中层以上干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走出去”,到省内外院校和机构进行学习、交流、培训,把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请进来”,开展相关现代职业教育专题讲座,还在院内组织召开思想大讨论和专题会议,把全院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任务上,统一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路上。中国工程院陈良惠院士是我院杰出校友、名誉院长,学院党委书记林杰和院长江吉彬专程前往中国科学院拜访,就职业教育发展、学院办学定位和平潭新校区建设等,与院士进行了探讨交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
完善治理结构 打造一流队伍
学院《章程》于2016年6月得到核准通过,体现出了高职教育特点和学院办学特色,是学院今后依法办学的行为指南和根本依据。按照建设代职业院校制度的要求,学院进一步梳理完善办学活动、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民主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管理、对外关系、办学保障等八大方面的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不断提升依法治校、依章程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思路和目标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学院遵循管理人员成长规律,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重点,制定《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行动方案(2016-2018年)》,实施干部轮训计划,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按照结构优化、精干高效、人岗相适的原则,调整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对所有管理岗位进行定岗定责,推进各项工作流程再造,并全面启动了新一轮中层干部聘任调整工作,加大对50周岁以下副处级干部和45周岁以下正科级干部的选拔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奋力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学院遵循“立足于培养、着眼于提高、有选择引进”的人才方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和管理,着力打造梯队合理的人才“高原”“高峰”。一年来,制定或修订了职称评聘、台湾教师聘任、兼职教师管理、“双师型”教师管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制度;完善《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建立“访问工程师”制度,以团队、双向聘用等形式,选派胡锦丽、翁伟、林火养、程智宾等一批骨干教师到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或企业管理人员;还进一步改进教师评价制度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将教学业绩、实践业绩列入对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评价体系,对获得国赛一等奖和国赛二等奖、省赛一等奖的竞赛团队分别奖励10万元和3万元。
目前,学院共有专业教师26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比例达39%,“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从2015年55.3%提升到83.5%。建有256人的兼职教师库,还聘请了18名台湾客座教授,其中,台湾东南科技大学黄仁清教授经学院推荐,作为省内仅有的高职推荐代表入围福建省第五批“百人计划”答辩。一年来,教师在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如获得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和福建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二等奖,青年教师廖长庚入选2016年度“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出版了教材(专著)7本,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2项,立项省市厅级以上纵向课题35项,发表学术论文169篇。
创新体制机制 争做改革先锋
学院主动适应福建发展战略布局和区域产业、行业发展需求,深化内涵建设和产教融合,在前期建立“三会一组”政校行企合作办学基础上,不断完善“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培立体推进”体制机制,继续实践“三维立体资源共享”“产学研培四位一体”“校企联姻厂校结合”“企业冠名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模式,并进一步探索与企业、台湾地区高校开展“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员会合作,对平潭职业中专学校进行托管等创新模式,形成了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的经验及成果。
2016年12月21日,学院与北京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共建“福建信息新大陆学院”签约仪式,标志着全国首个泛物联网领域混合所有制学院正式成立。“福建信息新大陆学院”实行“校企共建,校企共管、共同运营”的办学模式,双方以有形或无形资源实现共建投入,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双方对应比例的责、权、利关系;共同组成管理团队,成立理事会进行共同管理;共同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实习就业、职业培训、科技研发等领域全面开展工作。
学院在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在前期形成“四首创,五模式”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12月,结合整体搬迁平潭办学实际,与台北海洋技术学院开展研讨,形成合作共建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海峡旅游学院”框架意见,探索开展闽台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试点,创新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新模式。目前旅游专业已确定了1名台湾专家引进人选,还借鉴引入“英文护照”“心灵成长存折”等台湾职教特色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
2016年6月,福建省教育部门公布首批职业院校联盟名单,学院与平潭职业中专学校联合建立的“平潭综合实验区职业院校联盟”榜上有名,进一步积极探索区域内职业院校“集群发展”模式,促进区域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目前,学院已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签订了协议,按计划将对平潭职业中专学校实施“托管”模式共建,支持平潭职业中专学校提升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技能竞赛训练等水平。
对接区域产业 建高水平专业
学院主动适应区域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制定专业建设五年规划,组织开展人才需求分析预测和专业设置分析,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数字创意等战略新兴产业和福建省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大力发展的现代物流、跨境电商、金融服务、高端服务、文化创意、高技术等特色产业建设,积极谋划各专业的转型、升级与改造,集中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品牌(特色)专业,突出信息化、智能化、区域化特色,提升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
2016年,学院新增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5个招生专业,停止了文秘等4个专业的招生,其中,面向福建省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类、智能制造类专业数增加了3个,学生数增加了432人。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2017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备案和审批情况,学院有国际邮轮乘务管理、数字展示技术两个非国控专业点获批,在专业发展上紧密对接了平潭国际旅游岛和国家“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
学院着力建设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物联网、电子商务等4个重点建设专业群,推动以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的全院各专业群建设。一年来,电子工程系与浙江瑞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实践条件建设项目—光伏电站运行维护实训中心,入选教育部门高教机构有关企业支持的2016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机电工程系入围“教育部门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答辩;电子信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被确定为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学院被确定为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首批牵头单位;机电自动化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培育项目;通信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
此外,学院还积极探索实践国际先进专业建设理念的本土化应用,2016年确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参加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第二批认证,并已签订相关认证服务协议,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工作,将于2017年下半年开展专业认证工作。2016年12月,学院成为“《悉尼协议》应用研究高职院校联盟”首批联盟会员。自2012年12月起,学院与英国培生集团合作在会计专业引进LCCI国际证照,将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教材融入课程教学中,已有4名教师取得该项证书、136名同学取得LCCI book-keeping 1国际证照。
提升服务能力 培养卓越人才
学院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成立以特色专业群为依托,联合行业企业共建“信息融通与智能电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航空装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启动了“VR与微电影”方向、“物联网”方向、“智能制造”方向、“电子与通信”方向等院内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在联合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成果推广和转化等技术服务领域开展合作,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2016年,学院共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项目(横向)23项。电子工程系与福建劲菱达电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福建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风光互补发电应用系统”,先后在省内部分海岛、省外内蒙古草原等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已安装使用127套系统,为企业新增产值160万元。商贸管理系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组成的战略管理咨询团队,撰写发布《台农乳业战略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咨询报告,促成了台农乳业与新希望集团的强强合作。机电工程系工业自动化技术服务团队与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工业自动化事业部,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折弯机器人系统、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等多款产品,为企业创造效益超过千万元。此外,还与行业企业共建了6个员工培训中心(基地),开展社会培训15051人次,职业技能鉴定7038人次。
学院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整体功能,加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特色相融合的三位一体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全年开展社区服务“公益周末”20余场次,暑期科技进社区活动5场次,参与学生近千人,职业教育周期间,还组织开展了开放校园、走进企业、宣传经验、为民服务等系列活动,展示了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和担当。2016年,学生有281人次在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其中,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荣获3项一等奖;在2017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批赛项中荣获了15项一等奖。
学院还探索建立基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自主诊改的工作机制,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发布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质量报告,完善毕业生跟踪制度,初步构建起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2015-2016学年共31个专业学生就业,为福建省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以及现代服务业等输送毕业生2023人,其中,中小微企业占87.6%,专业相关度达到92.25%。
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正如火如荼,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打造福建版“二元制”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全面提升治理能力、专业发展、队伍建设、人才质量、服务能力、文化建设、基础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综合水平,把学院办成一所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高职院校,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点和引领作用的高水平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