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发布

07.11.2016  18:37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11月3日公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5,比2015年提高约12,进入两化融合集成提升与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比例达30%,比2015年提高约15个百分点。

        该规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而制定的,部署了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新体系、推广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培育平台化服务新业态、营造跨界融合新生态、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7大任务,明确了制造业“双创”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升、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业信息安全保障6项重点工程,围绕实施机制、财税金融、标准体系、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提出了5项保障举措,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方向、重点和路径。

        规划对信息通信业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在培育基于互联网的产品服务方面,规划提出,“围绕提升智能产品在线服务能力,推动数字内容、电子商务、应用服务等业务资源整合,培育智慧家庭、智能家电、智能穿戴等领域的服务新业态。深化物联网标识解析、工业云服务、工业大数据分析等在重点行业的应用,支持食品、药品、危险品、特种设备、绿色建材等行业发展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追溯监管、质量控制等服务新模式”。

        在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商务方面,规划提出,“推动建设集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分析、跟踪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物流平台,提高面向工业领域供应链协同需求的物流响应能力”。

        在创新跨界融合发展模式方面,规划提出,“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合作,构建智能汽车、智能家电、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新的技术体系、标准规范、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推动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平台全面对接,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物流配送等能力的在线发布、协同和交易,提升中小企业精准、柔性、高效的供给能力”。

        在加快智慧集群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围绕制造业集聚区的集约化、网络化、品牌化提升改造,加快电网、管网、交通、安防和通信网络等配套设施改造,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行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智慧集群建设和试点”。此外,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政策创新试点,探索行业监管、数据开放、公共服务、人才培养等推进机制,形成制造业区域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