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将再建保障房22500套 新增车位一万多

25.10.2015  10:52


日前,厦门市建设局在官网挂出《厦门市建设事业“十三五”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并征求意见。《意见稿》指出,未来5年,厦门计划新增公共停车位一万多个。此外,还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22500套。


计划新增车位一万多个


近年来,厦门的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虽然每年新增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


对于市民关注的停车位建设,在这份《意见稿》中也给出了详细的规划。全市将按照“扩大停车供应为主,交通需求管理为辅”的原则,加大停车设施的建设力度。


提高岛内外住宅停车位配建标准,同时按照分区适当提高岛外地区的办公、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对项目配建停车场实行刚性规划,达到车位供需的基本平衡。《意见稿》指出,至2020年末,厦门市新增一万个以上公共停车位。具体为:2016-2017年开工建设火车站南广场公共停车场、双十中学枋湖校区公共停车场和湖东社区配套停车设施、同安新城与集美新城公交始末站及公共停车楼等项目,提供4000个以上车位;2018-2020年开工建设万寿路南侧公共停车楼、南湖公园东门地下停车楼、造纸厂地块公共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完成后提供6000个以上车位。


据这份《意见稿》给出的信息,今后,不仅公共停车位要增加,而且市民在停车方面也将更加智能。未来5年,停车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将新接入500个停车场数据,提供10万个以上停车泊位实时信息。也就是说,今后用手机APP快速查找空余停车位将更便利。


保障房数量每年都增加


除了停车位建设之外,保障房建设也是市民关注的焦点。房价高企,让低收入家庭望楼兴叹。未来5年,厦门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22500套。


意见稿》指出,根据“各区均衡分布、配套相对齐全、交通出行便利、拆迁难度较小”的原则,规划建设新阳居住区一期、华铃三期、同安城北二期、黎安居住区、九溪小区、洋唐三期、新阳居住区二期保障性住房。导报记者获悉,这些保障性安居工程,有的已经开工。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也将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积极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PPP(公私合营)试点,采取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未来5年,厦门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22500套。具体为:2016年分配3800套保障性住房;2017年分配4200套保障性住房;2018年分配4500套保障性住房;2019年分配4800套保障性住房;2020年分配5200套保障性住房。


除了加大保障房建设外,厦门还将加大棚户区改造。“十三五”期间,规划开展棚户区改造项目共计23个,涉及拆迁户数15933户(45025人),新建及购买安置房21725套。


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带12条


厦门岛内如一颗明珠,厦门岛外的农村也在悄然换上新装。《意见稿》指出,厦门将打造12条美丽乡村景观带,今后去岛外“逛农村”也是一种不错的休闲方式。


在环境提升方面,厦门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为平台,以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景观带、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为重点,不断丰富和深化宜居环境建设的内涵。


力争到“十三五”末期,全市完成美丽乡村建设300个,培育美丽乡村示范村50个,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带12条。


市政管网无法到达的农村村庄实现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完成150个老旧住宅的改造提升,打造15个完整社区。


绿色建筑面积要达1000万平方米


过去几年,厦门新增楼盘不少。今后,房地产产业将更加追求“”。全市装配式建筑要达到当年开工建筑面积的50%以上,累计竣工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一次装修到位的菜单式装修、个性化装修和住宅产业化有机衔接。到2020年,将厦门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建筑产业之都。


此外,至2020年末,厦门市绿色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全面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

作者:段圣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