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尊重”是大文章

03.06.2021  22:47

  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5月28日以视频形式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笔者觉得,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尊重孩子不可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此后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面对互联网时代思维活跃、情感早熟、自我意识强烈未成年人,他们渴望父母的尊重,远远超越物质需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若是能尊重他们想法,尊重他们的隐私,对孩子的发言权多一份尊重,多一份赏识,对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定将功莫大焉!

  尊重孩子,家长在孩子人格上不应“持强凌弱”。不要以为孩子小,家长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越俎代庖,大到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辅导班,小到孩子吃什么穿什么,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发言权,某些家庭的孩子只能被动接受。好几次在辅导班的现场,笔者看到一些家长将哭着闹着的孩子推进教室,美其名曰“这是为了你好,让你多学点是不让你输在起跑线上”。试想一下,一个孩子从小在不被尊重的环境下长大,即使物质再充裕,即使上再多的辅导班,他的人格会健康茁壮吗?

  尊重孩子,家长应该给孩子留点“私人空间”。只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为人处世遵循了基本的道德准则,行为处事懂得尊重他人,家长就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私人生活。父母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不能一味地将他们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更不应该代替他们去栉风沐雨,因为牢笼式的“圈养”方式会让孩子生命个体失去应有的活力,弱化搏击风浪的能力。对于孩子做出的决定,哪怕是比较稚嫩,作为家长,也应该给他们竖起大拇指。对孩子不吝啬赏识,也是尊重的体现。

  尊重孩子,家长更要理解孩子情感需求。是什么让做父母的常常成为孩子问题的制造者?无外乎两个原因:本该拿孩子当孩子,我们却忽视了他们成长需求;本该把孩子视为有尊严的“”,我们却总拿他们像宠物一样或溺或训。真正的教育始于把孩子当孩子一样来感受和接纳;把孩子造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来理解和尊重。尊重他们的情感表达,而不是一味将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孩子。孩子在得不到尊重的环境下,产生感觉的困惑、压抑甚至绝望的概率会加大,会阻碍健全的情感价值观的产生。

  不过话又说回来,尊重孩子,并不等于没有原则和放纵。当孩子的想法与父母相左时,家长应以人格平等、真诚友好、互相尊重的方式进行沟通,以尊重为前提的沟通,不仅能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更多在尊重中学会自己思考、选择、决策,助力他们独立思考的种子发芽成长。

  在尊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更懂得尊重他人,更具有文明素养;遇到问题,会积极想办法,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我们尊重孩子,不妨从尊重孩子的话语权和选择权入手,从与孩子平等相处起步,用尊重确保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仓山区委文明办 苍珊)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