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要坚持三个原则 做好三篇文章

23.06.2021  22:22

  古建筑、老街巷等城市文化遗产蕴藏着城市个性独特、富有魅力的文化记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与文脉。历史与文脉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一座城市的鲜明个性与文化底色,就在于厚重历史赋予的独特文化印记,是其区别于其他城市最为显著的城市特色和标识。城市历史与文脉活化于古建筑、老街巷等具体的历史遗存,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复制性,一旦遭到破坏就是无可挽回的“文化损失”。正因为如此,保护城市古建筑、老街巷不仅是城市规划的“题中之意”,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历史担当和责任。 

  保护好城市古建筑、老街巷等历史文化遗产,要坚持三个原则、做好三篇文章。

  要修旧如旧、保持特色。福建有许多传统街区、古建筑、文物等承载着地域文化和情感记忆,共同铸就城市的辉煌过往。在保护过程中,要研究吃透古建筑、老街巷的文化特征和精神意义,把保护古建筑、老街巷作为保护历史文化的层面来展开,而不是简单的修修路、砌砌墙、翻翻瓦、种种花、栽栽树,乃至大手笔地进行拆建、翻造。要力避免“千城一面”的共相,彰显城市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要注重宣传推介工作。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旅游最具特色的名片,一直都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金字招牌。在宣传推介历史文化遗产时,要在视觉、听觉、味觉上多管齐下,综合发力。所谓视觉就是让游客看什么?要看了还想看,看了过目不忘,比如,通过收集老照片、古画、雕刻等,将消失的历史景观和相关人物故事印制、手绘或雕刻在微地标某处,再现古迹原有形象。所谓听觉就是让游客听什么?要听了还想听,听了过耳难忘,比如,创作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歌曲,制作便于传播的小视频。所谓味觉就是让游客吃什么?要吃了还想吃,吃过回味无穷,比如,引入老字号,打造特色小吃,让特色美味小吃成为“网红”,成为游客味蕾上的“打卡地”。

  要统筹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现实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可持续保护与利用,就是最常见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完全拒绝商业化是因噎废食,过度商业化的结果只能是大家看到的“同质化”生态下的竞争弊端,权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两者和谐共生、相融相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完善、改进、优化的命题。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创新发展,让城市的自然、人文、旅游等资源与市民生活、商业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树立起在保护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注重保护的基本理念,如多举办一些雅俗共赏的文化沙龙活动,提升游人的沉浸体验感;融入时尚潮流元素,用解压社区、创客空间、故事商店等新颖空间圈粉年轻人。使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让城市文脉一直延续,焕发勃勃生机。(泉州市洛江文明办供稿 孙小二)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