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红色文化应从“娃娃”抓起
红色文化是历史、是记忆、是传统,是新中国的重要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与底气。福建大力实施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工程,经过近一年来的努力,一批优秀的红色文化项目与作品赢得了市场,生机勃发,使得福建的红色文化如彩虹般闪耀八闽天空。(3月28日《光明日报》)
福建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大省,为推进红色文化弘扬传播,我省将积极依托各类传播平台,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专题活动;在宣传、教育、展演等各项活动中,突出红色文化要素。我认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一是爱国主义思想;二是艰苦奋斗精神。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受屈辱的历史,福建作为鸦片战争的发源地,日本侵略者在这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但中国人民热爱自己的家园,奋起反抗,在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进行了战争,终于赢得了胜利。爱国主义思想、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精髓。我们通过缅怀他们的战斗历程,从而将这两种精神继续发扬下去。因此,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途径和方式中,我个人认为,最为直接及重要的,这便是教育。
加强保护传承红色文化从“娃娃”教育中传承。娃娃因其特殊的年龄特点及接受程度的不同,在继承方面应注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在课程目标上,将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与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亲社会行为等方面联系起来。因此,课程目标重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幼儿受到红色文化精神的熏陶。如:带孩子看看红军书屋、红色剪纸艺术、参观革命纪念馆,也是一种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保护传承红色文化在“娃娃”教育中创新。在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把红色文化的教育与娃娃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结合起来,根据娃娃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创新,用适合儿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例如:当孩子们端坐着听老师们生动地讲述革命英雄的故事而开始走神时,教师就应及时调整方法,可利用多媒体、环境创设等手段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幼儿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和体验当时的状况,并通过角色扮演等开动自己的脑筋,通过这样创新方式不仅让幼儿了解和体验红色文化,还能把以前的事件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幼儿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红色文化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不能忘本。它承载了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娃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红色文化教育应从娃娃抓起,通过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运用适合于娃娃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法,让红色文化教育穿越时空,在娃娃身上获得恒久的生命力。(鼓楼区文明办 李馨 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