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爆料中俄天然气谈判内幕称:喝了我们不少血

26.05.2014  12:33

  原标题:俄罗斯天然气进入“中国季

  关于中俄天然气“世纪大单”的议论仍在继续:有人说形式大于内容,还有人说政治大于经济;有人说俄罗斯人占了中国人便宜,还有人说中国人逼俄罗斯人让了步。可谓是众说纷纭。但理性分析后,人们会发现,在这份大单里少了虚幻的浪漫主义,多了互惠的务实主义;少了一厢情愿的尴尬,多了两情相悦的默契;少了来而无往的让步,多了礼尚往来的共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中国企业寻找优势互补合作机遇的诚意,以及中国人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和诚实守信的经营之道,更能品味出中国人“义利兼顾”的新型外交“义利观”。

  在俄罗斯,中俄天然气合作不仅成为俄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先项目”,也成为俄媒体报道中的“主题词”,还成为刚刚结束的第十八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的“热门话题”——俄罗斯天然气正进入“中国季”。

   俄气网站主页打上“天然气”三个汉字

  5月24日,记者像往常一样打开俄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主页,想看看作为中俄天然气“世纪大单”俄方执行者的俄气有什么新动向。多年来,俄气官方网站是记者常看的俄罗斯网站之一,通过这个网站能了解到许多俄气的官方消息和未来规划,当然也包括中俄天然气谈判一步步走向终点的点点滴滴。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当记者打开这个主页时,“天然气”3个汉字跳了出来——俄气官方网站在最显眼的位置打上了蓝色的“天然气”3个汉字。而在“天然气”3个汉字的左边是俄语手写体的“一千里的路开始于第一步”。如果把这句话翻译成汉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应该贴切。

  而在这条专栏的右下方是俄气总裁米勒所说的一句话:“今天,俄气的所有潜力都被调动起来。方向——东方;方向——中国。

  一时间,俄气官方网站上洋溢着浓厚的“中国气息”。点击主页上的“天然气”这3个汉字和米勒的那句话,我发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真的进入了“中国季”。

  点击“天然气”后进入的链接是中俄签署天然气供销合同的新闻。新闻称:“中俄双方的合同期限为30年,俄将以每年380亿立方米额度向中方出口天然气。合同是在互惠互利条件下签署的,气价公式与一揽子石油价格相挂钩,支付方式为照付不议。”新闻稿还引用米勒的评价说:“我们为俄罗斯天然气打开了一个新的、潜藏巨大潜力的市场……今天,我们打开了中俄天然气合作这本巨著的第一页。在这个长篇巨著中,我们将写下无数重要章节。

  这份新闻还称,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东线天然气管线将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实施。这条管线将全部用俄罗斯国产管道建成,将有1.17万名专家参与此管线一期工程的建设。管线建成后,将有3000人负责其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