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地图”的核心是“便民”

12.07.2017  20:02

  北京政务公开惠民便民地图7月10日在首都之窗上线,首批12张地图,可满足市民查学校、找医院、寻菜场、办缴税、游景区等信息需求。市政府办公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研究推出市民关注度高的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地图,同时地图资源将逐步向第三方平台开放利用,以更好地方便服务市民。(7月11日《新京报》)

  到不熟悉的地方,我们需要地图导航,要办事呢?同样也需要“便民地图”。从北京来说,那么大的城市,办件事,没有“便民地图”,仅仅查找相关信息就够麻烦了。举个例子,某个市民要办税收优惠,该去哪个税务所?全北京有238个基层税务机关办税场所,仅东城区就有24个,每一处可办理130多个办税事项中的若干个。如果没有“便民地图”,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从这个意义上说,“便民地图”是急老百姓之所以急,可谓是“雪中送炭”,值得各地借鉴。

  “便民地图”的核心是“便民”,但要做到“便民”,则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便民”,则要有“便民思维”,有“便民视角”,能够从方便老百姓的角度看问题,做好相关措施。

  “便民地图”如何才能名符其实?首先,要权威可信。现在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一些信息真假难分,而“便民地图”是政府部门发布的,必须做到权威,这就需要排除一些“广告”的干扰,要尽心尽责不出错。据了解,“便民地图”均由各区上报基础信息,经第三方机构核实和基层部门确认,再由市政府部门汇总归集,发布前通过了矢量图和卫星地图的双重定位核;其次,需要及时更新,情况在不断变化,“便民地图”也要及时更新,跟得上变化的节奏,以免老百姓会出错。这一点已经有打算,将根据公众使用体验及反馈信息不断拓展内容;再次,内容要丰富,要链接更多的“便民服务端”,接上“便民地图”之后,立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比如学校信息要包括招生简章之类的,比如医院信息要做到一点就直接挂号;最后,则需要方便老百姓知道,方便老百姓使用。目前,市民可登录首都之窗查看使用“便民地图”,亦可通过手机扫描首都之窗页面上的二维码查看使用。将来,“便民地图”将进一步在“两微一端”融合应用,把服务信息直接推送到群众“指尖”。总之,一是方便百姓查询,一网打尽,想办事不用打那么多电话、查那么多网站、去那么多地方,一个就够;二是把一个事项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公开,统一了标准。如此,老百姓办事就更省力了。

  “便民地图”的核心是“便民”,应该是怎么“便民”怎么设计。当然,“便民”不仅仅需要“便民地图”,需要的还有更多,关键在于是否有“便民思维”。(安溪县委文明办 王军荣)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