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大合作大联合拉开序幕
2014年6月12日至26日,由山西省社农资市场管理处牵头,经济发展处配合,山西农资集团参与,分别召开全省11个市、114个县供销合作社及农资公司参加的10个分片合作联合座谈会。至此,新一轮剖析山西农资集团人员、资产、网络、业务现状和龙头企业带动全省农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优势作用,查找制约山西农资集团加快转型升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组合全省供销合作社农资营销服务人才、加粗延伸农资产品网络配送链条、提升农化服务科技含量、涉农市场项目开发、扩大农产品购销领域和相关业务营销方式等多个方面,如何与各市县供销合作社进行有效合理对接,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与联合拉开了序幕。
山西省供销合作社七届十二次理事会会议上,省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狄重阳提出:要培育和打造一批市场潜力大、社会影响面广、示范带动性强的骨干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做强做大“山西农资”品牌的要求。并对开展全省农资系统大合作大联合,织好“山西农资”服务这张网,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和促进作用,提出了具体意见,批示山西农资集团要:“学习别人的经验,借鉴别人的做法,完善补充我们的农资网,要和各县农资公司对接好,既不能有空白县、真空网,也不能恶性竞争,彼此打仗。”
山西省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李俊德出席了12日在太原召开的座谈会,并就合作联合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认识再提高。在当前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形势下,开好合作联合座谈会是省社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深化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进行“改造自我、服务农民”,从农资系统入手打破合作社不合作、联合社不联合的历史瓶颈,扭转工作局面的重要手段;二是合作再加强。新一届党组、理事会对做好上下联合非常重视,做好农资系统合作联合最能直接体现供销合作社合作功能和联合主体,农资系统上下合作空间非常大,要立足农资、跳出农资,才能做大业务、做强农资板块,全方位提升服务“三农”效果;三是抱团创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合作社系统内部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抵御市场风险;四是优势能互补。在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合作联合优势较多。山西农资集团有品牌、资金、网络、实力和经销渠道等优势,各市县供销合作社、农资公司有地理、同农民的感情和下接地气等优势,只要双方优势互补,一定能够把合作联合工作做好;五是合作要灵活。合作联合的方式一定要活,不能固定一个模式,根据双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合作模式。要通过行政推动、企业对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达到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
山西农资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希明开诚布公地向与会同志详细介绍集团公司经营体制、产权结构、资产现状、人员结构、经营规模、网络建设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有关情况,并提出开展合作联合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实现大农资、大流通、大合作、大联合、大发展,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合作与联合。山西农资集团与各市县供销合作社、农资公司是平等的合作伙伴,不是竞争的对手。
通过半个月时间,在全省范围内连续召开十一个市供销合作社和一百多个县级供销合作社、农资公司十场合作联合座谈会,大家纷纷发言,都有强烈的合作与联合的愿望,一致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省供销合作社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只有进一步加强合作与联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有企业内生动力不足,市场活力不够,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扩大农资经营市场份额,才能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供应服务的主渠道作用。此次座谈会各市县供销合作社与山西农资集团在人员优化组合、农资配送中心建设、延伸布局销售网络、农资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农化服务内涵、开拓市场经营项目、扩大农产品购销领域等方面初步达成了88项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