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使影响我国的强台风频次和强度增加
7月19日,受强台风“威马逊”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街头的树木被连根拔起,街头一片狼藉。 |
7月18日至19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先后在海南文昌、广东徐闻和广西防城港三次登陆我国,带来罕见狂风暴雨,造成比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停水停电等不利影响。
面对来势汹汹的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预报员准确预报了它的行进路线,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平均值仅75.8公里。由于预报准确、防御及时,“威马逊”导致的人员伤亡等灾害明显轻于相同强度的台风。
不过,“威马逊”也凸显了台风强度预报的难度。“目前国内外对台风强度预报的准确性落后于对路径的预报,对台风强度变化机制的深入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威马逊”生命史长,西北太平洋海温偏暖有利于台风发展加强,南海季风输送充足水汽和能量
台风“威马逊”登陆时强度极强,在海南文昌和广东徐闻沿海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均为60米/秒(17级),为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广东、广西的最强台风。“在南海海域,台风达到强台风级别的不多,达到超强台风级别更是少见的情况。”张玲说。
“威马逊”的威力为何如此之大?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副主任孙丞虎指出,这主要与“威马逊”生成和发展的环境有关。首先,“威马逊”生成在东经140度以东的洋面上,这使得它沿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引导气流向我国移动时,有更多的时间活动在广阔的热带洋面上,生命史长达9天。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威马逊”能够更多地吸收从热带洋面上释放的热量,强度迅速发展,成为超强台风。
其次,西北太平洋海温显著偏暖,为“威马逊”发展为强台风提供了条件。海温偏暖意味着洋面上为台风发展释放的潜热会更多,有利于台风发展加强为强台风。
第三,“威马逊”进入南海时正处于季风活跃期,南海季风源源不断地输送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为“威马逊”发展加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气象环境。
据国家气候中心分析,今年5月份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6月份,赤道太平洋暖水迅速向西扩展,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进一步升高。近期,厄尔尼诺状态继续维持,但发展速度有所减缓,预计本次增暖过程将持续6个月以上,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威马逊”和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状态是否有关联?孙丞虎表示,目前还没有清晰的证据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关联。
孙丞虎说,“威马逊”主要是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面积偏大以及西太平洋海温偏暖直接影响。因为副高强盛,“威马逊”生成位置相对要更远一些,台风在海上活动时间长,同时偏暖的海温使台风强度容易偏强。但目前西太平洋的海温以及副高的状态,并没有完全反映厄尔尼诺出现时的典型影响。
◆我国台风路径预报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但对台风强度变化机制的研究亟待加强
张玲介绍,气象部门对台风“威马逊”行进路径的预报比较准确,1—5天的路径预报误差平均值分别为:75.8公里,125.1公里,125.6公里,152公里,181.1公里。“这一误差水平比日本、美国的预报小得多,和我国去年全年台风1—5天平均路径预报误差比,也要小不少。”
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2013年我国1—5天平均路径预报误差分别为:82公里,134公里,193公里,279公里,444公里。“这一年均误差水平,比日本和美国要低。我国台风路径预报水平,是处于世界前列的。”张玲说。
张玲介绍,近几年来,随着台风集合预报订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显著下降。所谓集合预报订正技术,就是选取预报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的一个或多个集合预报模式,通过与实况的对比,从中挑选出前期预报表现好的多个预报成员,对这些预报成员的预报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出预报结论。
最近两三年,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发展的基于台风集合预报的订正技术,在大幅提高台风路径预报准确率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我们进一步改进了集合预报订正技术,为台风路径和强度的业务预报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撑。”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说。
此外,经过近两年的不断改进,我国的区域台风模式GRAPES—TYM和全球台风模式T639,预报性能也不断提高,预报时次由每天两次增加到每天4次,成为预报员的得力“帮手”。
“过去10年,台风路径预报误差逐年递减,但对台风强度的预报水平基本持平。目前国内外对台风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均落后于对台风路径的预报,对台风强度变化机制的深入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张玲指出,例如,有一些台风和“威马逊”生成及发展条件非常相似,但为什么只有“威马逊”能发展成超强台风,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其深层次的原因还不清楚。在台风强度变化的机理、机制方面,国内外都欠缺深入的研究。
记者了解到,对“威马逊”登陆我国时的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存在一些分歧。在登陆当天的早上,气象部门将预计的登陆强度由“强台风”提升为 “超强台风”级别。
气象专家指出,由于观测资料缺乏,对台风结构的复杂性了解甚少,对台风强度变化的物理机制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台风强度变化所涉及的复杂的海洋、陆地、大气相互作用知之甚少,导致台风强度业务预报能力较低。与台风路径预报相比,过去20多年来,国内外各预报中心在台风强度业务预报方面进展缓慢。
◆预报预警发挥了“消息树”“发令枪”作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需完善
针对来势凶猛的台风“威马逊”,中央气象台7月15日18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16日一天之内接连升级至黄色预警和橙色预警,17日18时发布今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各地气象台也发布了相应的台风预警信号。
较为准确的预报预警,发挥了防灾减灾“消息树”“发令枪”的作用。国家防总7月16日14时启动防汛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并派出8个工作组分赴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福建防台风一线,协助地方做好各项防御工作;18日8时,国家防总将应急响应级别由Ⅲ级提升至Ⅱ级。16日8时30分,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并于17日18时、18日8时先后提升为Ⅱ级和Ⅰ级应急响应。受影响较严重的海南、广东、广西,采取了转移群众等积极应对措施。
由于预报准确、防御及时,“威马逊”导致的人员伤亡等灾害明显轻于相同强度的台风。据统计,截至7月22日,“威马逊”造成海南、广东、广西、云南4省区1134.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1万间,死亡62人,失踪16人。
在“威马逊”之前,最近一个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华南的是7314台风。张玲介绍,1973年9月,当年第14号台风登陆海南琼海,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0米/秒,和“威马逊”一样。这个小而强的“微型台风”肆虐琼海等地,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7314台风造成海南903人死亡,5万多间民房倒塌,橡胶损失七成。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高级工程师赵珊珊介绍,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显示,包括“威马逊”在内,1949年以来,共有17个台风以超强台风的级别在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登陆,超强台风登陆最多的地区是台湾,其次是浙江和海南。17个超强台风登陆时间集中在7—9月,有9个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7级或以上。
按照目前科学研究以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使得西北太平洋地区强台风的频次和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副主任何文平提醒,可能受到较强台风侵袭的地区,应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科学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加强部门联动,信息共享。一旦发生险情,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全力组织抢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