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眼中的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教授

10.07.2015  14:19
著名作家眼中的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教授 - 福建之窗
著名作家眼中的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教授 - 福建之窗
来源: www.mxrb.cn

  童庆炳,1936年生,汉族,福建连城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北师大文艺学中心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家学会副会长。

  2015年6月14日,童庆炳教授因心脏病医治无效,享年79岁。童庆炳是中国文艺学理论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培养出大批学者、作家,莫言、余华、刘震云等知名作家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莫言到八宝山为童庆炳先生送行

  □吴子林

  在中国当代文坛,一般情况下,搞理论研究或评论的不能创作,搞创作的呢,无法作理论研究或评论,兼而能之者少之又少——这自然造成了理论家与作家之间略显“紧张”的微妙关系。作家通常不怎么把文学理论家当回事,虽然出于功利性的宣传需要,他们的作品发表以后常“请”理论家帮自己鼓吹鼓吹,其实打心眼里尊敬或佩服的却寥寥无几。有的作家甚至声称自己从来不看理论家写的东西,说不看还明白,越看越糊涂了。理论家一般也对作家不服气,总觉得已然逝去的那些大师才是真正的作家。不过,有意思的是,理论家的成果水平如何,一般多由理论家来裁断,而极少由作家来品头论足。难怪有人非常形象地把作家和理论家比作一对总是吵架又总分不开的“夫妻”。童庆炳既搞理论研究(文艺评论),又搞文学创作,这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是比较少见的。童庆炳现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他在理论界和创作界之间穿梭,“如鱼得水”——这不能不归功于黄药眠先生当年对童庆炳的谆谆教诲。

  黄药眠先生曾经问过童庆炳:你讲文学理论,讲概念、下定义,你知道哪些概念和定义对创作是有用的?哪些是用处不大的?童庆炳摇了摇头。黄药眠先生说,你应该去写写小说、写写诗歌和散文,不论写得怎样,你都会有体验;这样,讲课时就知道哪些概念是重要的,必须下大力气讲清楚,哪些概念是不太重要的,不必下太多工夫。在黄药眠先生的鼓励下,1980年,童庆炳与夫人曾恬根据听来的故事,加上几十年的生活体验,合作写了第一部十万余字的中篇小说《生活之帆》;同年7月,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生活之帆》由时任人民出版社的社长兼《当代》文学杂志主编的秦兆阳先生审稿,他对这部小说赞不绝口,认为是“伤痕文学”当中很不错的一部。“这是一部反映青年知识分子生活的中篇小说。作品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手法、质朴无华的语言,生动细腻地描写了梁蓉蓉、穆长生相亲相爱,然而又是不幸的生活遭遇;同时塑造了社会的畸形儿——霍大明这种道德败坏、不择手段向上爬的人物,涉及到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些问题。” 小说第一次印刷了七万册,很快就销售一空,收到全国各地读者五百多封来信。在全国各地工作的朋友们也纷纷来信祝贺,说“我们这里也升起了你们的‘帆’”!黄药眠先生看了小说以后说:“你看,你写得很不错嘛,写得很好嘛,我觉得你是很有希望的。”

  1988年4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童庆炳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淡紫色的霞光》,它分上、下两部,讲的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一部描写当代大学生活的小说。作品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上,展示了丛小华及其女友范小乔同他们前辈在思想性格上的冲突和差异,透射出两代人面对沉痛的历史教训和严峻的现实生活,共同去探求、去开拓、去进击的精神风貌。对父子之情、母女之情、青年男女的初恋之情,小说都写得自然宛转,真切感人,回味无穷。著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一口气读完了这部长篇小说,写了《人间有真情——简评童庆炳长篇新作〈淡紫色的霞光〉》一文,盛赞这是“一部角度颇新的描写当代大学生生活和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有新意有深度的长篇结构”,小说崇尚写实,“写情胜于写理”,“真切动人”。

  2000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童庆炳的散文随笔集《苦日子 甜日子》。这部集子前三部分是散文,分别抒写了自己童年时代生活、四十余年北京生活的感受,以及在国外教学的一些经历和观感,第四、第五部分则是文论和美论的随笔。记得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在风雨沧桑几十年后,童庆炳“脱下了枯燥的理论大袍”,不像时尚的文化散文那样兜售所谓的文化知识,而是以亲切、酣畅的笔墨,平实地讲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语言娓娓动人,结构浑然天成;这些洋溢着生命诗美的佳构,一如童庆炳的长篇小说作品,情真而辞切,让人读了怦然心跳,情感涌动以至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