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首届佛教爱国思想与高僧护国行迹研讨会在广东东华禅寺圆满举行
佛教在线韶关讯 2018年11月18日,由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北京福慧公益基金会主办,广东东华禅寺 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禅宗文化研究基地承办的“首届佛教爱国思想与高僧护国行迹研讨会”在广东省东华禅寺隆重举行。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赵文洪;原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主任陈红星、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曹中建,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黄心怡院长、广东省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处处长姜员平、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桑吉扎西、东华禅寺方丈万行法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尕藏加、吉林省佛教协会秘书长张海忠、台湾中华佛教居士会名誉理事长、台湾诺那华藏基金会理事长陈声汉居士、北京福慧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安迪等来自政教学三界的百余名嘉宾齐聚东华寺,共同探讨佛教爱国思想源流,追忆高僧大德护国行迹,弘扬佛教爱国护国历史传统。
本次研讨会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主题,旨在基于佛教的慈悲观念、因果缘起理论,感恩报恩等核心思想,探讨佛教护国思想的源流与脉络,彰显历代高僧大德和广大佛弟子的护国行迹,使“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佛教思想不仅成为佛教界的共识,更成为广大佛弟子践行佛法、成就菩提的必由之路。
开幕式由佛教在线总干事安虎生主持,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院长黄心怡、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桑吉扎西、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尕藏加、东华禅寺方丈万行法师、原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主任陈红星分别致辞。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致辞时表示,本次会议的主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就整个国家来说,我们需要更高地举起爱国主义旗帜,凝聚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就我国宗教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更好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地实现中国化,而核心就是更加爱国、守法。
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黄心怡致辞时表示,爱国爱教是我国宗教的共同原则和优良传统。我国历朝历代的宗教与王权社会的关系都处理得非常之好,从没有爆发过宗教战争,特别是佛教爱国爱教的思想尤其丰富。佛教传入中国2000多年,我国的佛弟子一直践行着佛陀的爱国爱教的思想,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何利用好,进一步弘扬佛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佛教界必须重视和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原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主任陈红星发言时深情回忆了自己亲身经历的赵朴老践行佛教爱国思想的三件动人事迹,一是中央政府和中央领导给十一世班禅授予金印,颁赐匾额,金册时,赵朴老建议将爱国写入金册内文和匾额文字中。二是星云大师首次率团访问大陆佛教界和大陆佛教界首次访台,赵朴老强调两岸都是一家人。三是金版《金刚经》的底本选择,赵朴老推荐了爱国人士林则徐手书的《金刚经》,他从中感受到爱国是佛教应有之义,爱国不仅需要大智慧,还要体现在细微之处。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桑吉扎西致辞时讲述了藏传佛教历史上爱国爱教的传统,介绍了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噶坚赞,喜饶嘉措大师、历代班禅自觉爱国爱教的精神和身体力行的事迹。
万行法师致辞时表示,东华禅寺自复建以来,就树立了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对国要忠诚、对佛要虔诚、对人要真诚”。数十年来,一直秉持东华家风的精神布道弘法。建立爱国馆的初衷就是感恩怀念佛门里面的祖师大德们为法忘躯、为国忘躯的大无畏精神和慈悲济世的精神,借此精神号召现在的僧侣和广大信教群众们学佛莫忘众生,出家要感恩政府,热爱祖国。
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尕藏加首先代表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研讨会举办地东华禅寺悠久的历史、鲜明的宗派风格、在文化建设上的成绩,在公益慈善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赞叹。
开幕式后,研讨会举行主旨发言和论文发表。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尕藏加、上海大学程恭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嘉木扬.凯朝、西北大学教授李海波、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韩焕忠、广东省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教授柯可、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夏涛、江苏佛学院法界学院副院长肖海云、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黄崑威、中国藏语系佛学院助理研究员宋筱清等3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收到30多篇论文,涵盖“佛教护国思想源流”、“中国高僧大德爱国思想与行迹”、“基于佛教护国思想的佛法修持”、“佛教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和谐”等方面。会议由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尕藏加和佛教在线总干事安虎生主持。
研讨会期间,还举行了东华禅寺爱国馆剪彩仪式和由东华禅寺与佛教在线联合制作的“佛教爱国专题网站”正式开通仪式。(记者 马利娟 刘慧现场报道)
合影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