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衣”村民生活 延平“美丽乡村”建设中
20日,在延平区大横镇葫芦坵村,笔者发现,每户崭新的独栋小楼后都有一道2米多高的白色围墙,一排排百香果散落围墙四周。
别墅一样的楼房后为什么要砌一堵围墙?笔者带着疑问走进一户村民家探个究竟。只见小小的围墙里各样农机具整齐地堆放着。“这些都是我下地和饲养鸡鸭必须的工具,之前只能堆放在门口,如今放在围墙里,既方便又整洁。”村民老张高兴地说,一堵围墙,让村里干净了不少。
葫芦坵村作为延平区于2012年建设的首个美丽乡村,结合灾后重建惠民工程,经过两年的不断完善,成为南平市创建“美丽乡村”首批示范点。但有个问题令村干部们一直很头疼:独栋小楼建造得不亚于城里,可村民们总喜欢把箩筐、麻袋、瓢盆等杂物凌乱地堆放在房前屋后,并且“屡教不改”。“不是不爱干净,我们也有苦衷。”村民们说,这些工具都是下地和饲养鸡鸭必须的,刚刚精心装修过的新房都不舍得堆放,只能堆在门口了。
与区住建局汇报、沟通后,葫芦坵村大胆创新,为每户后门都新建一道高2.3米的围墙,统一规划、施工。为了与原有建筑风格相融合,白色的围墙上还开了一个小窗,装饰有竹子造型的栏杆,周围选用当地盛产的百香果作绿化,呈现出独特的闽北韵味。村民们也自觉将农具等杂物收纳在围墙内,村里也变得干净整洁了。
和葫芦坵村不同,西芹镇高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又是不同的思路。
高坪村以一对造型奇异的“鸳鸯石”令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今年九月刚刚结束的“一元门票游大武夷”活动中,高坪被列入乡村旅游点,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原汁原味的农家风情吸引了游客约1.5万人。在开发旅游资源时高坪村特别注意留住原有的乡村“土味儿”。在农村,不少村民都习惯在房前空地上种植一些青菜、葱蒜等蔬菜。菜的产量虽小,但也可供一家人自给自足,多余的还可以出售给附近农家乐,增加一些收入。村里鉴于此,决定在不影响整体景观,不占用公共空间的前提下,允许村民保留自家房前屋后的小菜地。而且村里组织施工队员专门上山砍下竹子,编成一座座朴实可爱的小篱笆墙,不仅起到遮挡、划分区域的作用,也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高坪村原以土坯房居多,在立面改造时施工人员特意采用了传统的挂网工艺,混合黄泥巴与纸筋,再掺上少许水泥,最后用压板方式勾勒线条,充分体现农家风情,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而位于延平新城范围内的夏道镇小鸠村接近城郊,选择的则是白墙青瓦的徽派风格,展现更为现代化的小城镇风貌。
“美丽乡村绝不能用城市人的眼光和需求来建设,必须根据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量体裁衣”。只有最大限度保留乡土元素,留住乡村灵魂,才能让美丽村庄不仅建设得好,并在今后步入自觉、良性的运营轨道。”延平区住建局相关领导介绍。 ☉张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