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体育制造业转型 建国家级检测机构补助1000万

31.08.2015  14:36

  体博会上,本土企业生产的可置于室内的圆形足球场吸引了不少观展者的眼球。(资料图)

  福州新闻网8月31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鄢斌/文 张旭阳/摄)2013年,福建省体育产业总产出2455.83亿元,实现增加值800.37亿元,占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的22.3%。不过,福建体育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一支独大”,其在福建省体育产业中的占比高达95.35%,实现增加值占比也达到92.46%,体育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省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87.36%。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福建体育产业而言,体育制造业仿佛就是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为了实现“到2025年,全省体育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的目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十条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闽十条”)围绕体育制造业提升创新动力、推进转型升级两条主线,从开拓市场、拓展业态、技术创新、产业集聚、闽台合作、金融支持等六个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为“航空母舰”的平稳前行保驾护航。

   建立国家级检测机构

  补助1000万元

  从2010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更趋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我省体育制造业受生产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供求关系、增长方式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总产出及增加值增长速度逐步放缓。众多体育企业面临关店潮,门店扩张计划减缓,净利润下滑。“虽然福建省体育用品业一枝独秀,但是总体科技水平还不高,企业要进一步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建立世界领先水平的研发机构,推动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附加值。”福建师范大学体科所许红峰教授表示。

  “闽十条”指出,鼓励和引导体育用品制造龙头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鼓励体育企业或园区组建区域性综合检验检测机构,对被认定为国家 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省级财政给予补助1000万元;对于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体育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不高于5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的补助。

  在技术创新这方面,对于我省众多的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来说,安踏集团的逆势而行应该是一个成功的典范。“目前安踏已经拥有弹力胶、柔软柱、易弯折、能量环等19项顶尖跑步科技,截至2015年6月30日,已经推出超过770款鞋类、1540款服装和640款配件的新款式,以满足类消费者的需求。”安踏集团负责人表示。

   网上销售额突破亿元

  补贴100万元

  在开拓市场方面,“闽十条”指出,鼓励体育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等渠道开拓市场,对网上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的企业,由省商务给予一次性不超过100万元的补贴;对于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参与省外招标,单个中标合同金额超过1000万元,省经信委按合同金额3%给予奖励。

  对于1万亿元的目标,福建宜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监艾琪有着自己的账本:“今年我们在电商平台的销售达到了8000万元,明年就会突破1个亿,那么到了2025年,宜准的贡献肯定不止万分之一。

  近年来,这家智能运动手表生产商借力互联网,可谓做足了“表面”文章。“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不但会在设计感很强的腕表、运动表这方面进行打造,还会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进一步延伸到我们的软件,还有在云服务平台上来发力。”艾琪认为,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都要把概念落到实处。

  同样是互联网概念,健身器材生产商舒华把目光放在了全民大众上。舒华集团福州分公司经理刘兵表示,希望舒华能够真正为用户提供比较专业、比较智慧、比较健康的解决方案。“基于大量跟用户互动的研究,我们发现用户真正想要的其实不是简单的一台力量型设备,而是一套真正有益于健身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必须是个性化定制的方案。所以,未来体育用品行业的竞争,不是简单的产品竞争,也不是企业跟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产业集群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