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农村住房集中重建点已全部动工 重建方式多

28.08.2016  10:11

  福州日报8月28日讯(记者 欧阳进权 文/摄 通讯员 陈荣) “7·9”特大洪灾过后,灾区倒塌房屋不少,因此灾区住房建设问题牵动着众人的心。记者昨日从闽清县政府获悉,闽清受灾乡镇的农村住房集中重建点已全部动工。那么,如何确保灾民春节前搬入新居?面对多种重建方式,受灾户如何选择?自建好还是入住集中重建房好,或者是进城购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连日来前往灾区一线采访。

  元旦前基本完成重建

  春节前搬入新居

  从时间节点来看,市县两级政府均提出,受“7·9”洪灾影响的重建户在2017年元旦前基本完成重建,春节前全面搬入新居。

  如何确保灾民如期入住新居?记者昨日上午在塔庄镇坂尾集中重建点看到,推土机和钩机正在抓紧作业,平整地面后重建点布局已雏形初现,施工道路、进出大门和3号塔吊地基已建好。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包括塔庄、坂东、三溪、省璜、白樟在内的闽清县灾后集中重建点已全部开工建设。

  除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的统规统建集中重建点,灾区重建方式还有统规自建、分散重建(含原址重建、分散自建、古民居原址修复)、购房货币补助。最常见的是统规自建和原址重建,白樟镇新庄洋自然村集中重建点就采取统规自建。选择非原址的,退出旧宅基地由村集体组织收回。

  记者在坂东、塔庄和省璜多个村庄看到,原址重建的已陆续开工建设新房,重建现场一派繁忙。重建户补助资金根据施工进度申请、拨付。

  重建有补助

  部分自掏腰包

  记者还注意到,为了加快建设,集中重建房地基建设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城市建筑常用的打桩,另一种是在地质条件好的重建点采用的独立基础。在坂尾重建点,记者看到刚挖好的基坑已有13个,基坑之间是地梁凹槽。

  “建成后每个钢筋水泥基坑长宽各1.7米,基坑之间还有相连的钢筋水泥地梁,足以确保房子安全和抗震要求。”中科建设开发总公司福州分公司现场施工员周榕说,一栋三拼联排房,要挖15个基坑及相连地梁,一台钩机一天左右就能完成,与打桩时间差不多,但打桩送检需要十多天。

  另外,入住统规统建点要按最低成本价购置,目前处于开工建设初期,重建点建设成本仍只能估算。记者从闽清一些重建点获悉,每平方米成本将远低于城镇商品房售价,目前坂东镇商品房每平方米已达三四千元,闽清县城低的也要五六千元。之所以集中重建房价格低,是因为很多项目由政府买单,比如施工设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自建房成本不低。在塔庄下庄村,记者看到,村民林丽花的老房子在洪灾中倒塌了,原址重建正做地基,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套占地面积80平方米的自建房,做钢筋水泥地基需要3.5万元,上面每建1层4.5万元,建3层合计240平方米的主体结构部分就需要17万元,这还不包括墙体内外粉刷水泥及装修。

  按照《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实施方案》,受灾重建户可享受省、市、县三级补助资金,一般重建户可以拿到6万元,贫困重建户为7.5万元。因此,受灾群众最低再花十来万元就有房可住。在城镇首次购买普通住房可免征契税,灾区银行还推出“安家贷”,首付最低20%,利率最低为基准利率的8.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