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 15位青年法官的亲民司法实践
12.01.2015 11:57
本文来源: 法院
这15位法官挂钩联系筼筜街道下辖的15个社区,集法律咨询员、法治宣传员、案件调查员、矛盾调解员职能于一身,将工作室打造成关注民生、为民解忧、便民服务的“四大工作平台”,让法治的阳光在社区熠熠生辉。
■解民忧: 法律咨询的服务平台
厦门筼筜街道“法官工作室”有一部特殊的电话——“2047110”,承担着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的功能,它被形象地称为“社区110”。如今这部电话不仅深入人心,而且已经成为该辖区的一个品牌。
法官吴春庆就住在筼筜街道的育秀社区。在被任命为社区法官之后,街道、社区里有大大小小和法律沾边的事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吴法官”。近水楼台先得月,在2047110咨询热线开通后,吴春庆的手机就成了筼筜街道24小时的法律服务热线。
2014年9月一天的午休时分,吴春庆突然接到来电,说社区的张女士被人诈骗了。几分钟后,张女士就在小区凉亭里看到了吴春庆。了解案情后吴春庆得知,张女士由于没有经验,购买了一套权利有瑕疵的商铺,由此寻求法律帮助。
“吴法官为我提出了两套解决方案,最终我遵循他的建议,与对方达成了和解,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谈起当初的事情,张女士对吴春庆充满了感激。
在担任社区法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吴春庆就成了育秀社区的“红人”。由于育秀社区地处厦门市核心区域,常常有市、区组织的各类宣传活动,每逢此时吴春庆都活跃其间。在审判任务日益繁重的压力下,吴春庆却毫无怨言,常常刚在社区做完法律咨询就匆匆小跑赶回单位开庭。
“案件这么多,又加上这么频繁的咨询活动,很辛苦吧?”当记者问起吴春庆时,他淡淡一笑:“我是法官,也是社区的一分子。法官是我的工作,社区是我的家。”把工作和生活有机结合,也许是吴春庆们对社区法官的最佳定义。
从2009年开始,厦门中院法官就已经形成每周三下午进驻社区提供法律咨询的传统。5年多以来,社区法官们先后接待居民群众来访咨询1100余人次。如今,“社区法官在身边”已经成为筼筜街道居民的特殊福利,服务平台的正能量日益显现。
■促和谐:
矛盾纠纷的化解平台
社区是民生问题的集中点,也是基层矛盾纠纷的聚集地,厦门中院社区法官充分发挥调解优势,通过向社区居民发放“法律服务卡”,公布社区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名单,努力打造快速、高效、便捷的社区“矛盾纠纷信息集散中心”,为社区解决群体性纠纷、劳务纠纷、小区物业纠纷等常见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支援,促进辖区的和谐稳定。
2014年6月,金桥社区内一务工人员被某施工单位的预制板砸中,去医院检查无大碍便没有报警和提出赔偿。但不久伤情愈发严重,一直头晕且行动不便,经再次医诊表明可能影响中枢神经。被害人及其家属随即向施工单位提出索赔,但由于主要证据未能及时固定,遭到侵权单位拒绝。为此受害方情绪激动,不断向其所在单位及社区居委会反映。
社区领导只得向值班的社区法官陈璟求助。陈璟立刻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但双方各自主张的赔偿数额差距过大,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此时,正值两批社区法官工作交接,陈璟希望接任者能继续推进该案的调解,最大限度地维护被害人利益。而被害人已准备起诉侵权方。新任的社区法官陈贤英了解案情后表示,可以利用她在民一庭审理侵权纠纷案件的经验,继续对此案进行调解。
看到两任社区法官不离不弃,争执双方都被感动了。经过耐心的释法,双方最终达成了赔偿协议。
一个没有体现审判工作量的纠纷,牵动着两位社区法官的心,这样一个接力调解的成功案例,成为厦门中院社区法官定分止争、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的最好注脚。
■接地气:
群众路线的实践平台
“对于年轻的法官而言,掌握法学知识还不足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法官,还需要在实践中强化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厦门中院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批活动单位,从一开始就鼓励青年干警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民意。社区法官工作室正是青年法官践行群众路线的平台。”厦门中院副院长姚新民向记者介绍说。
挂钩湖滨一里社区的王思思在被任命为社区法官之初就要面对一个十分头痛的问题——湖滨一里有位老信访户陈某,因与用人单位的劳动纠纷案件,常年向各级各部门信访、上访,且情绪容易激动,曾发生对法院工作人员辱骂甚至殴打等不理智行为。
在首次走访社区时,社区书记希望王思思能与陈某座谈并给予心理疏导。了解情况后,王思思陷入了两难境地,作为社区法官,她理应积极参与矛盾化解,但由于陈某可能存在不理性行为,自己是否能掌控局面,并有效地进行沟通,她并无十足把握。
权衡再三之后,王思思决定迎接这次挑战。她首要任务便是做足前期的准备工作。在与社区书记约定见面时间后,她便着手调取与陈某有关的卷宗档案,详细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并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向原承办业务庭领导咨询,请教陈某的诉求要点和应掌握的应对技巧,确立了以“倾听”和“引导”为核心的沟通策略。
下午,王思思如期来到社区,见到陈某后主动大方地与她握手并热情问候。看到身穿笔挺制服的青年法官上门与自己见面,陈某一下子便露出灿烂的笑容,王思思的紧张情绪也得以缓解。
座谈开始后,陈某便迫不及待向王思思倾诉自己的遭遇。王思思认真倾听,针对陈某对法律问题的误解,她积极加以解释和引导;就陈某所反映的生活困难等问题,她适时表达理解和关心;针对陈某不时出现的情绪激动,她理性加以安抚和劝导……
陈某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也表示愿意回去和原用人单位积极协商。3个小时过去了,在结束会见一起走出社区时,王思思挽起陈某的胳膊贴心地提醒她,“要注意身体,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不要常常动怒,会损害身体健康。”几句话,说得陈某心里暖暖的。一次预料可能十分艰难的接访,在温馨融洽的气氛中画上圆满的句号。
事后,王思思感慨地说,“其实她是个善良的人,相信法律,也愿意解决纠纷。大多数群众是朴实善良的,他们的固执有时候源于对法律问题的错误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加以引导,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这样的接访经历是令人难忘的,对王思思而言,她收获的不仅仅是社区和信访户对她的感激和肯定,还有挑战自我的成就感和做群众工作的自信心。
司法公开的延伸平台
2014年9月,厦门中院刑二庭集中审理了一批走私象牙犯罪案件。承办法官洪维觉得,这类案件和普通刑案不太一样:被告人均为国外务工人员,因法律意识淡薄,误以为携带小额濒危物种制品被查获最多是没收,因而心存侥幸携带一些象牙制品挂件回国送人,在通关入境时被查获,终被公诉。
洪维认为此类案件与民生息息相关,也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绝佳案例,她便联系所挂钩的岳阳社区书记。社区书记在宣判当天组织了20余位居民前来旁听,并在庭审之后参加了座谈会,大家反响强烈。
“这样的活动太有用了,如果不是来旁听案件,我都不知道这种行为是违法的,要感谢法官的提醒啊!”曾多次出国探亲的林阿伯告诉记者,参加庭审的居民对法院开展法治宣传的形式非常欢迎,希望今后能多组织此类活动。
庭审观摩一炮走红,岳阳社区书记当即邀请洪维第二天到社区为居民现场说法。洪维结合自己的审判工作,给居民上了一堂有关防范诈骗的生动法制课,并为居民一一解答了他们关心的法律问题。
“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理念,不应当只是写在纸上的口号,还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充分发挥社区法官的专业优势,让他们在具体的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普法功能,这也是我们扩大司法公开的体现。”姚新民评论道。
正是在这种理念指引下,厦门中院把社区法官工作室作为拓展司法公开的有力平台,结合“法院开放日”,邀请社区居民、陪审员、调解员和其他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参与旁听案件,让“居民进法院”成为常态。
同时,社区法官还充分借助厦门中院普法宣传的品牌项目——“小法官夏令营”,在每年暑期邀请街道辖区内的学生到法院参加丰富多彩的法制夏令营活动,让他们参观体验,模拟开庭,学习枪支、防卫技术等,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心中。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曾还彪
本文来源: 法院
12.01.2015 11:57
仙游法院创新提炼“三多四化”金融审判执行机制
自金融审判专业合议庭设立至今,法院
龙岩新罗法院诉前化解一起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日讯 日前,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