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归国志愿者书写创业的成功范本

24.06.2014  10:17

跟孩子们在一起

 

  今年,是我国实施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的第十年。十年来,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经过培训成为汉语教师志愿者,赴菲律宾、文莱、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在海外华文启蒙教育基地校传播中华文化,挥洒青春热血。

  他们带着光环出去,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服务期满回国后,却不得不面临新的人生选择:参加公立校招考,到私立校应聘,到培训机构打工,转行?何去何从,成为不少志愿者心头之惑。

  在福州,16位毕业于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赴菲律宾支教归来的“85后”,在创业导师的带领下,用抱团创办幼儿园——福建儿童发展幼儿园的方式,书写着汉语教师志愿者集体归国创业的成功范本。

  “这让海外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得以转化与延续,志愿者精神也有了新的载体。”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首批志愿者领队鹿海云老师说。

  特殊的幼儿园

  在不少家长眼中,创办于2011年5月的福建儿童发展幼儿园有许多特别之处:孩子不睡,老师不会责备,反而带着去散步;在公立校被断言“自闭”的孩子在这里与同龄人嬉笑、奔跑;这里有阳光帅气的男幼师,幼儿园的身份是民办公助……

  然而,在其创业导师鹿海云看来,志愿者的团队精神才是这所幼儿园的精髓。

  “除了志愿者自筹一部分,其余的创办资金都是跑出来的。”鹿海云告诉记者,他们主要向省市政府、教育部门争取优惠创业场地和向海外社团、华人借款。

  “当时,我们大部分志愿者还在菲律宾,留在国内负责搞定场地、经费的,只有鹿海云老师与3个女生。”志愿者之一陈涛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场地费,她们一家家地上门求助;为控制成本,货比三家,在装修市场跑断腿;用母校毕业生废弃的床板为材料制成木头长廊,节省了19万元;墙砌错了,工人不肯帮忙,4个弱女子亲自动手推墙……

  16位志愿者全部聚齐后,创业之路依旧艰辛。在最初的1年多时间里,他们只靠基本生活费与家里的资助度日。施建明,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派出去的第一个男志愿者,目前是幼儿园行政园长。“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创业,我可能会报考公务员或者找个事业编制的幼儿园,过着悠闲安稳的生活吧!”

  既然选择了与伙伴们一起创业,他们只能风雨兼程,一路向前。他们的“创业园”如今小有规模,学生人数从最初的12名增加到今天的400名。

   一条龙创业服务模式

  “事实上,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相当低,仅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鹿海云告诉记者,作为全国第一所由回国汉语教师志愿者集体创办的幼儿园,其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场地+管理+课程+培训+导师+人才”的一条龙创业服务模式。

  “早在2009年,这些孩子们还在菲律宾支教时,我就在琢磨他们未来的出路。”鹿海云说,“是我提出‘回国自主创办幼儿园’的方案,而且经过了反复的推敲。”

  首先,是人才方面的优势。“志愿者的选拔比较严格,只有素质高的才能被选中。去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支教,实际上是比较辛苦的。历经几年的磨炼,志愿者更能吃苦,更有理想,也相对比较淳朴。”省教育厅对外合作处范菁博士说。“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团队,有如此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和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如果团队解散了,岂不是太可惜?”鹿海云如此表示。

  其次,是专业方面的优势。“作为创业导师,鹿海云的参与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年轻人的创业风险。”志愿者王爱萍感慨道。鹿海云,作为我省第一届省级幼教学科带头人,在福建儿童发展幼儿园内设立了“鹿妈妈儿童发展工作室”,持续为志愿者、教师、家长等提供免费的优质教育服务。

  再次,是母校的支持。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直对这所幼儿园的成长倍加关照,不遗余力地争取省市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集聚社会力量。

  志愿者人才中转站

  除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这个身份特殊的幼儿园因此也承载了更多的功能,俨然成了志愿者人才中转站。

  “国家汉办认为,由志愿者形成团队共同创办幼儿园的创业模式具有创新意义,应将它作为海外华文启蒙教育实践和师资培训基地,为汉语教师志愿者人选提供后备力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这里不仅是志愿者之家、外派志愿者培训基地,每年分两期在此组织培训,受训志愿者人数近百人;这里也是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科研和师资培养实践基地。”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志愿者的齐心协力下,作为全省首届高校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福建儿童发展幼儿园还成为全省幼儿园创业孵化基地,并获省教育厅批准,同意其与台湾康乃儿幼儿园承担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项目。

  “16位归国志愿者用他们的创业行动和教育实践,给学前教育领域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风,并带给正在成长中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一个最真实的励志故事。”他们的成功也让创业导师鹿海云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自己当初的想法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