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台大学生新闻营12位代表 采访福州市长杨益民

25.07.2014  09:24

  7月25日讯 昨晚8时30分,第五届榕台大学生新闻营12位营员代表,走进福州市政府办公大楼,集体采访福州市长杨益民。据悉,这是榕台大学生新闻营在海峡两岸举办五届以来,首次采访两岸城市的市长。

  榕台大学生新闻营是由本报与台湾中华日报社、台湾财团法人大硕青年关怀基金会联合创办的,每年举办一次,轮流在闽台两地举办。五年里,营员们走访了福州、台北、台中、嘉义、新北等多座两岸城市,福州市长杨益民是首位乐意接受营员们采访的市长。此次参加采访的营员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州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和台湾的政治大学、交通大学、中正大学、淡江大学、铭传大学。

  昨晚8时30分,12位营员代表来到市政府小会议室时,杨益民已站在门口笑着迎接他们。来自台湾政治大学的黎育如同学脱口而出:“好亲民哟!”

共4页 1 2 3 4

  一落座,来自台湾淡江大学的邱彦博就率先发言,请杨益民介绍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特点。毕竟是生平第一次采访,邱彦博有些紧张,但杨益民的微笑化解了他的紧张。

  随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悠然、台湾交通大学的陈冠伶、中国传媒大学的林灏洋分别就福州新区建设、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福州融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计划等大家关心的问题,向杨益民提问。

  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满意回答,营员们十分高兴。大家一起将福州大学卢雨湉新创作的钢笔画《海丝之路》,送给杨益民。

  采访就要结束时,西南政法大学的林蔚葳说:“我的最后一个问题——同学们与你合个影。”杨益民说:“那是自然的。”

  采记结束后,杨益民将营员们一一送到门口,并对他们说:“欢迎同学们再来做客!”

  7月25日讯 昨晚,福州市长杨益民接受了第五届榕台大学生新闻营12位营员代表的采访。从历史文化谈到城市建设,从海上丝路讲到榕台交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营员们收获满满。许多人说,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把昨天的采访内容写成稿子,让更多人了解福州。

  福州有四大特点

  学生记者邱彦博(台湾淡江大学):福州是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能否请市长介绍一下这座历史名城有哪些特点?

  杨市长:福州是大陆唯一一座以“福”为名的省会中心城市,概括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与海洋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历史上,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近现代以来又成为中国近代海军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一大批历史伟人、名人的祖居都在三坊七巷。

  第二,福州是一座生态优美的宜居宜业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福州是大陆绿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大陆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近年来,福州相继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第三,福州是大陆距台湾最近的省会中心城市。目前,福州籍的台湾乡亲有80多万人,台湾每个县、市均设有福州同乡会。2013年,榕台之间贸易额达20.56亿美元,在福州落户的台资企业累计达3151家(含第三地)。

  第四,福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持续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4678.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689.12亿元。同时,福州的服务业尤其是商贸业较为发达,201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11.29亿元,约占福建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在2013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市公司视角下的城市排名”中,福州位居市级行政区综合竞争力第二位,仅次于深圳。

  福州新区将成

  福州改革开放“试验田”

  学生记者陈悠然(北京师范大学):请问福州新区的建设包括哪些内容,目前进展如何?

  杨市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就科学谋划了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战略,提出福州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的发展战略。当前,福州市提出建设福州新区,正是对福州城市发展战略的传承与延续。

  福州新区规划以马尾新城为核心,以沿海、沿江发展带为骨架,以罗源湾、福清湾为两翼,依托长乐航空新城、环福清湾地区,重点构建“一核、两区、三轴”的环湾向海发展格局。

  目前,我们正大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规划编制方面,组织编撰了《福州新区规划》,下一步将对规划进行优化,并力争早日上升为国家级新区。二是在项目建设方面,今年我们在福州新区安排了300项重点项目,总投资7655亿元。尤其是我们注重通道建设先行,加快马尾大桥、东部快速通道、道庆洲大桥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今年海交会上新签约新区重点项目55项,力争通过项目的及早落地来凸显新区整体形象。三是在运作机制方面,我们着力在融资模式、管理体制、动作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把福州新区打造成福州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试验田”。

  福州已列入

  海丝申遗预备名单

  学生记者陈冠伶(台湾交通大学):请您为我们阐述一下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哪些历史渊源?

  杨市长:福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早在汉代,福州就设立了东冶港,开展海外贸易。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开辟了“东方巨港”——甘棠港,为海外贸易的全面兴盛创造了良好条件。据专家考证,唐代甘棠港就在福州,进而推论出福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都以福州长乐太平港为基地。清代,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成为世界驰名的茶叶贸易口岸和亚太地区最为国际化的城市之一,美国、英国、西班牙等17个国家在福州设立领事馆。目前,福州已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福州今年将举办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

  学生记者林灏洋(中国传媒大学):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福州计划如何融入这个重大战略呢?

  杨市长:目前,我们已初步制定了《福州市建设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行动方案》,规划了打造交通枢纽城市、经贸合作枢纽城市、人文交流枢纽城市的三大愿景目标,力争建成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新门户。近中期,围绕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我们正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构建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在港口方面,加快推进福州港与周边国家、地区港口尤其是台湾港口对接合作,努力打造联接东盟、台湾和内陆的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在航空方面,争取获批第五航权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争取对周边主要国家、地区城市航班全覆盖;在高速公路、铁路方面,进一步畅通我市沿海连接中西部地区、通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上通道。

  二是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尤其是在海洋经济合作方面,已建设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当前还在连江县筹建“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我们将加快把福州建设成一个区域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和高水平的海水养殖、捕捞、加工、出口基地。

  三是健全与周边地区常态化交流机制。今年福州将举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并与其他城市联合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以进一步打响“海丝”文化交流品牌。

  (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 陈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