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个月抓获268名“伪基站”嫌犯 隐蔽性增强

26.08.2014  11:18

  □本报记者刘建

调查原因:今年2月20日至6月30日,上海警方共抓获涉“伪基站”犯罪嫌疑人268名,涉及24个团伙。

调查发现:“伪基站”犯罪出现机动性增强的新趋势;“伪基站”设备更小,能藏在双肩包中随时发送信息,隐蔽性更强;违法成本低、处罚力度弱导致“伪基站”犯罪屡禁不止。

房东要你转账?银行提醒你密码过期?这样的短信,很可能来自“伪基站”。而这样的“伪基站”可能在人流密集的大街上,或者是缓慢行驶的车中。近期,在上海警方破获的案件中,“伪基站”设备出现升级版,只有机顶盒大小,能藏在双肩包中,随时发送信息。

业内人士认为,部分非法人员利用“伪基站”发送垃圾广告、诈骗短信,但相关法律打击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导致“伪基站”屡禁不止。因此,需要研究适合无线电通讯的新的法律条文,增加违法成本。

机动性增强

今年4月9日,瑞金二路派出所民警在淮海中路茂名南路附近巡逻,发现一辆外地牌照面包车停在一家电影院门口,没有熄火。两个小时后,在淮海中路陕西南路口,民警再次发现这辆面包车。驾驶员坐在车里,副驾驶上放着一个电脑。民警上前盘查,发现车辆后排座位上覆盖着一个纸板箱。民警揭开纸箱后,“伪基站”的发射台、天线、变压器、电瓶全部暴露。嫌疑男子随即被带入派出所,他交代,自己专门帮人发送车载广告,共为两家公司发送广告,3000元一天。

记者了解到,利用“伪基站”发送非法广告和诈骗信息已经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生财之道,甚至还出现了专门利用“伪基站”设备发送各类违法信息的人群。警方查实的多起案件显示,对“伪基站”需求量最大的是房地产业,特别是新开楼盘项目,会专门找“伪基站”,投入资金发送短信广告。

记者从上海警方获悉,今年以来,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9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对“伪基站”犯罪开展严打。2月20日至6月30日,上海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68名,其中涉及24个团伙,查获“伪基站”设备165套。

警方介绍,目前“伪基站”出现机动性增强的新趋势,设备由原来相对固定在住宅或商务楼演变为安装在汽车、电瓶车等移动设备上,可在移动中发送违法信息。

对此,警方利用“伪基站预警监测平台”打击“伪基站”犯罪。自3月25日上海市“伪基站预警监测平台”上线后,开展了“线上线下”实时监测发现、实时联动打击工作。截至上半年,上海警方依托该预警监测平台,抓获使用“伪基站”发送广告的犯罪嫌疑人53人,查获“伪基站”设备35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