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拍电影传递微心愿 厦首部中小学微电影杀青

03.06.2014  12:34

5月30日晚,园南小学举行庆六一文艺晚会。图为现场播放该校自拍的微电影《微心愿》。   校园拍电影,学生当演员。

  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园南小学的924名学生从学校获得一个足以 “傲视群雄”的“六一”礼物:一部由全校师生担纲主演的微电影的上映。上周,这部名为《微心愿》的微电影,在园南小学的校园里“公映”。它更像是这所学校“原生态”的展现:剧本就地取材;没有大腕,演员都是学校师生自己演自己;没有演出服,学生们就穿着校服,利用四天业余时间,完成这部20分钟电影拍摄。

  这也是厦门市中小学首部拍摄并上映的校园微电影。一所小学,何以带领全体孩子集体“触电”,玩起“高大上”的电影?背后的故事既有趣又不简单。

      把学生的“微心愿”用电影记录下来

  园南小学玩起电影,要从去年“六一”说起。每年的“六一”,这所小学都要为要送给孩子什么样的节日礼物想破头——它可不是那种甘于送出“图书加糖果”的平凡之辈。校长庄莉说,“六一”的快乐,不是老师眼中的快乐,而是孩子们自己的。

  后来名声大噪的园南微心愿就这样诞生——去年“六一”前,学生们拿到心愿卡,每个人都可以写下他最想从老师那里获得的礼物,接受任务的老师要想方设法完成。当然,学校事先安民告示:必须是“微心愿”,即老师可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实现。

  除了极个别要得到iPhone手机的“顽固”分子之外,当年全校学生写下的微心愿,基本上得到满足,譬如说,有的孩子要他们老师做的披萨,有的要校长大头贴的钥匙链,庄莉真的乐颠颠地跑去照了大头照,粘在钥匙圈里送给学生。

  这一奇特的微心愿经过本报报道后,引来了厦门雷霆音画和北京子家文化,导演万钧拼命鼓动学校拍微电影,把这件令人津津乐道的事“留”下来。

  不过,最终打动庄莉和她同事的倒是其他思考。庄莉上周说,我们认为,绝大多数孩子在今后人生里不可能拍电影,我们何不带他们“触电”?让他们体会到在镜头前演绎人生,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

  在这所学校看来,这种体验肯定会给学生们带去新的人生体验。

  这位“疯狂”的校长就这样带领学生们“触电”。但是,即使拍摄“微”电影,也要花钱,学校从“特色学校建设经费”挤出一部分——这是思明区教育局为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下拨的专项经费,一方面和公司讨价还价,一方面制定严格的节俭方案,总之,把握一个原则:把一分钱掰成两瓣花。

   校长为一个镜头演了二十多次

  这部微电影基本上从学校的“微心愿”活动中就地取材,它叙述师生是如何帮助一位小男孩完成他的心愿的——在学校里举办一场演唱会。

  园南小学五年级学生杨鑫当之无愧地出任影片第一男主角,他是小有名气的小主持人。不过,令万钧抓狂的是,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而且,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基本上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因此,配角的挑选,只能“盲选”——校园里看上谁,就抓谁。

  庄莉也友情出演,就演她自己——在杨鑫说出想开一场演唱会后,班主任来找校长,打探学校的意思,导演要庄莉表现出一副很惊喜的样子。让影片的男三号、园南小学三年级的陈翰宇忍无可忍的是,就这个镜头,校长NG了二十多次——要么惊喜的表情太夸张了,要么不够惊喜。校长庄莉后来向陈翰宇“检讨”说:我还是适合当个老师,当演员我真不如你们。

  台词基本上由学生自己编

  相比之下,8岁的陈翰宇算得上“影帝”,他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演技,在900多位学生被导演相中,出演男三号——当时,导演满校园找演员,陈翰宇冒出来了。万钧见他老在自己跟前晃,随口问:你会什么啊?小男孩回答:我会拉手风琴。说着说着,他自顾自地哼起调调来,旁若无人的神态让导演一眼相中,这一细节后来也被用到影片中。

  不过,这位“影帝”经常入戏太深,万钧说,他会设计很多台词,你“挡都挡不住”,每次都要叫:好了!停!可以了!可以了!

  这其实也是这部校园微电影的最大特点——它虽然有剧本,但是,所有演员并不是拿着剧本、背着台词在演戏。万钧说,按照学校要求:要给孩子个性充分发挥的空间。所以,每场戏,我们只是告诉他们这幕要拍什么,由他们自由发挥,换句话说,台词基本上他们自己编。

  庄莉说,我们希望能尽可能拍出原汁原味的园南。

  万钧和他的同伴利用课余时间拍了大约四天,从五个多小时的带子中,剪出20分钟的微电影《微心愿》。

  陈翰宇总结自己的演艺人生时说:从未试过这种感觉:很累,但是,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