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姜文去世”假新闻 自媒体平台仍缺乏监管

16.09.2014  19:22

昨日下午,“姜文心肌梗塞去世”的假新闻在网上流传,姜文所属不亦乐乎公司于昨晚澄清:姜文身体状况很好,正在纽约忙《一步之遥》的后期制作。对恶意传谣的人,将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姜文已死?

昨日下午,网上疯传一篇署名来自北京媒体的文章,“言之凿凿”地称:著名演员姜文由于心肌梗塞引发窒息,在长春的家中安然辞世,享年49岁”。一石激起千层浪,姜文死讯成为诸多媒体追逐的焦点。

记者昨日致电姜文宣传总监阎先生,他无奈地表示,自己“接电话接得快崩溃了”,他同时告诉记者,导演在纽约忙着做《一步之遥》的后期,应该还没看到这则假新闻。

记者又联系上了假新闻的署名记者,她表示自己压根没写过这篇文章,“这是2005年8月我写的高秀敏去世报道,有无聊的人把高秀敏的名字改成了姜文。

并非个例

其实,明星被死亡并非个例。去年3月,因超女选秀而红遍大江南北的李宇春,就被传因整容失败死亡,引发轩然大波,后虽经其公司辟谣,但还是对其名誉造成很大影响。2010年,任达华被恶搞,传出因跳楼而在上海去世的消息,致任达华无奈对媒体解释一天。

此外,刘德华、曾志伟、琼瑶、六小龄童、李雪健都曾被传死亡谣言,成龙大哥更是几乎每年都“被死”一次。不少网友认为,明星“被死亡”、“被离婚”、“被黑社会”之风愈演愈烈,如此恶意诽谤令人不齿。

净化环境

资深新媒体评论人小昭表示,“被死亡”谣言的出现和发展,与自媒体时代网络影响力的快速成长以及媒体的环境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纪人瀚文对加诸明星身上的谣言表示了愤慨:“对于那些恶意编造、有不良意图的谣言,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法律武器来保护艺人,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一些政策,给这些谣言制造者相应的惩罚,净化互联网环境。

媒体责任

如今人手一份的微博、微信,令社会信息的流通空前活跃,而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缺乏信息监管核实制度的自媒体平台,则在相当程度上为“假新闻”推波助澜。

记者在网上浏览评论,其中说:传统媒体严格的新闻审核与把关机制,正是新媒体乃至一些网络公共平台所缺乏的,这也是应对各种“谣言”独特的优势。一篇正本清源的报道,可以澄清许多无根无据的流言蜚语。

面对谣言,传统媒体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挤压谣言的空间——这是所有新闻人的责任和义务。(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