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刺绣家族传人:跨越海峡传承 巧手共"绣"闽绣情

10.05.2016  10:03
  

  拿起绣针她迅速安静专注下来

  福州新闻网5月1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魏旸艳/文杨勇/摄)机绣工业时代,慢工出细活的手工绣品逐渐淡出视野。不过出生于刺绣家族的林曦经过兜兜转转,于3年前再次拿起绣花针学习。两年前,她师从台湾刺绣名家林玉泉,成为闽绣在福州的一名传承人。

  天下绣法一家亲,林曦将各类针法融会贯通,精雕细琢出一幅幅富有灵性、独一无二的手工绣品,承载闽绣文化,传递人间温情。

  两岸共携手传承闽绣

  林曦生长于刺绣世家。她的太祖母擅长宫廷绣,外婆嫁衣上的牡丹凝聚着太祖母千针万线的祝福,可惜精湛的手法在文革时期失传。林曦6岁拿起绣针,有样学样捣鼓几下,并没有用心学。2013年,在婚纱店工作的她见到了龙凤褂,机器绣出的绣品让她觉得缺乏灵气和生命。37岁的她决定重拾手工刺绣。

  她广泛学习各类针法,感受到闽绣的独特魅力:以鲜艳色彩、夸张手法,烘托出华美的视觉效果。相比蜀绣、湘绣等,闽绣的绣线以金葱线、银葱线为主;绣法主要是盘金绣。闽绣有许多精髓之处,如钉线绣、古体龙鳞、万字花边等,最难的是绣立体图案。

  因闽绣成品多用于戏服和祭祀场合,日渐式微。2014年,林曦去台湾拜林玉泉为师,师兄苏仕仓常常帮忙,至此,林曦成为闽绣在福州的一名传承人。林玉泉的师傅是福州上下杭的严训祥。70年前,严训祥跨过台湾海峡,在台南创建诚福绣庄推广闽绣。

  师傅林玉泉强调学绣要有“三心”:静心、定心、耐心。心在哪里,针在哪里。坐不住的林曦一开始老被朋友们嘲笑,“他们都说我是‘张飞绣花’,可是我很确定这是我要走的路,只要不会倾家荡产,我就要去做”。

  林曦正绣的《双凤叼牡丹

  见绣如见人考验定力

  昨日,在仓山区鳌头凤岭路新华创意园内,记者见到了穿着T恤、背带裤的林曦。大大咧咧的林曦格外爽朗,中气十足,笑起来颇像“大笑姑婆”,根本不是想象中温婉文静的绣娘。

  可是一拿起绣针,她迅速安静下来。一手在绣布下顶针,一手穿针引线,每个针脚米粒般大小。飞针穿梭下,融合了苏绣和闽绣的《双凤叼牡丹》逐渐成形。两只色彩艳丽的凤凰昂首高飞,用盘金绣勾边,栩栩如生,仿佛欲飞出绣布。

  林曦说,刚开始没有静心,老是绣不好要拆,一拆就是一大片。一幅绣品常常毁了两三张画底图。慢慢地,耐心就磨炼出来了。每一针都要考虑绣线的纹路和走向,常常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

  若着急了,她就到院子里看小桥流水,等到心定了再接着干。“你若急躁,绣品就粗糙,见绣如见人。”在大厅里,林曦把两幅都为牡丹的绣品摆在一起对比:一幅绣品的花瓣针脚间距明显,能很清晰地分辨出由4种颜色过渡;另一幅每种色彩少则9种,多则12种,色彩过渡自然,看不出明显针脚。“可以明显看出,前一幅是赶工在几天内绣完的,另一幅则是细心雕琢的,一线分出16根细线来绣,针脚细密,每天只能绣出指甲盖大小的面积。”林曦说。

  一针一线,都是耐心与定力的考验。日日刺绣,会不会乏味?林曦说:“这是我确定要做的事,刺绣让我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

  手抓棉花拿捏出立体图案

  慢工出细活绣出真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林曦收藏的绣针种类繁多,大大小小,有直有曲。同种色系的绣线,每种都收藏了近30种,从浅到深捆扎成团,清楚地显示出颜色过渡的渐变效果。就连闽绣所用的金葱线,她也收集了6种。

  闽绣服饰中的立体感用棉花营造,绣成后摸上去硬邦邦的。“手抓棉花捏成形”是一项技艺绝活,如今掌握这项技能的人很少,许多闽绣绣品直接将棉花压实或用塑料泡沫填充了事。林曦则熟练运用“手抓棉花捏成形”技艺,一边压实棉花,一边用针线一点点缝在绣布上,并将此技艺教给她的学生们。“我们并不着急创新,提高技艺、恢复传统才是关键。”林曦说,她和师兄正在复制老绣片,慢慢寻回旧时岁月的精细与美好。她坚信,手工承载的是民族文化,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林曦记得外婆衣柜里藏着一件太祖母刺绣的嫁衣,是上世纪50年代的对襟红袄,嫁衣上的红牡丹历久弥新。外婆穿着它,走出娘家,喜结良缘,一生美满。同样,外婆也将祝福一针一线地绣进妈妈的嫁衣里。

  手指所触,皆有温度。林曦在福州开了延福绣庄,缝制手工旗袍,通过闽绣中常用的盘金绣针法把金葱线固定在旗袍上,还通过手工在箱包上绣出各类图案,每一幅绣品都独一无二。她说,每名女性都要有一件可流传的工艺品,抵得住岁月,藏得了记忆,一针一线都意味深长。

【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