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小伙疑似狂犬病身亡 夏天宠物乱咬人事故增多

23.07.2014  13:03

每年夏天,都是宠物咬人的高发期,高温的气候加上动物的自然生长规律,使得宠物咬人事件频发,于是悲剧也一再上演。据统计,无锡现在每天都有90人接种狂犬疫苗。然而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人们观念存在的误区也是避免悲剧发生的一个主因。

7月17日早上,24岁的华亮(化名)经过两天两夜的抢救,最终还是在无锡市五院传染科离开了人世。他的死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是医生初步怀疑是狂犬病。

十年前曾被狗咬伤

18日早上,华亮突然抽搐不已,在同事的陪同下来到市八院就诊。入院后不久,他出现了怕风症状,经验丰富的医生怀疑是狂犬病,询问患者有没有被狗咬过。一开始,小伙说记不清了,后来反复回忆,终于想起了14岁那年曾被狗咬过。随后,华亮被救护车转送至市五院。

从临床症状表现加上曾被狗咬过,医护人员初步判断是狂犬病。不过,经过两天两夜的抢救,小华还是不幸离世。对于小华在10年前被狗咬伤,10年后才发病的情况,有关专家介绍,临床病例一般没有做病毒检测的话还不能算确诊病例,世界上公认的狂犬病最长潜伏期是6年。

种疫苗后有真空期

病毒与抗体赛跑

众所周知,被动物咬伤后要接种狂犬病疫苗,但是据一些报道记者发现死亡的狂犬病患者中,也有注射过狂犬病疫苗的。无锡市疾控中心门诊部钱主任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大部分市民了解到一旦被动物咬伤,就需要接种狂犬疫苗。但许多市民可能没有意识到,一旦被动物咬伤来接种狂犬疫苗,已经属于应急补救措施,只能临时起到免疫保护的作用。一般人体接种疫苗10天后才会产生抗体,真正起到效果是2周以后,10天与2周之间的这段时间是一个真空期,病毒和抗体就像赛跑一样,谁跑得快,谁就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