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传承闽南优秀文化提升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水平

28.06.2014  23:11

  近年来,泉州市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作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工作,坚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与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有机结合,狠抓项目规划、资金投入、师资队伍、活动开展等关键环节,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至2013年止,全市已建成15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其中中央项目19所,市级自建76所,县级自建58所,城乡中心小学基本实现全覆盖建设目标。泉州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四项机制,确保计划任务按期完成

  1.组织领导协调机制。根据中央、省委文明办下达的年度指标任务,泉州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及时成立由文明办、教育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项目建设工作。确定由文明办牵头、教育局主抓、部门联动、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有效落实的工作机制。各承建学校分别成立了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学校领导班子及部分教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同时,泉州市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吸引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2.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在资金投入方面,泉州市积极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市、县两级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纳入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12年市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市级2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2013年市财政安排200万元,用于市级5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市级财政每所补助资金3-5万元,各县(市、区)按比例配套建设资金,各承建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为解决乡村学校少年宫后续运转经费问题,市委文明办还发动文明单位开展结对帮扶。据统计,目前全市用于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资金累计达3750多万元。各县(市、区)加强资金使用规范管理,落实政府采购计划,做到专款专用、公开透明。

  3.科学管理运行机制。为强化对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管理,文明办、教育局及时督促各项目承建学校设立“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制定完善器材使用、辅导员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考勤登记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学校校长作为项目实施负责人,负责日常管理、师资培训和工作协调,办公室负责确定辅导教师、外聘教师等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制定教学实施流程和活动实施方案,规范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程序、内容和标准,建立活动档案,确保各项工作有领导、有安排、有落实。

  4.检查考核激励机制。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财政局定期开展实地调研督查,依据《福建省乡村学校少年宫考核评估方案》对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年终统一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评估体系。各承建校建立考评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职称评定和各类评先选优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基本落实校外辅导员交通和误餐补助政策,切实推动项目建设和运行工作有进展、见实效。

   二、狠抓三项落实,提升项目建设综合水平

  1.落实场地建设。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原则,结合“校安工程”建设,对各承建校原有的场地设施进行改造、整合、升级。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和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开辟墙壁、走廊、楼梯、橱窗特色文化宣传,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作品展示的阵地,进一步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2.落实器材设备。指导各承建校在对原有设施进行改造修缮的基础上,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对教学仪器、科普设施、文体设备等进行更新配套,重点采购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游艺娱乐、生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器材,满足基本活动需要。

  3.落实辅导队伍。各承建校发动教师担任辅导员,发挥自身特长,通过兼职、轮岗等形式,在课余、周末、节假日开展辅导活动,实现一专多能和师资共享;鼓励各承建校积极聘请校外文体骨干、先进人物、“五老”人员、民间艺人等担任志愿辅导员,基本做到每个活动项目有1至2名教师或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指导。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渠道对辅导员进行业务交流培训。目前,全市共有3800多名中小学教师担任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面向社会招募聘请校外辅导员700多人,进一步充实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师资力量,丰富了授课内容,提升了辅导水平。

   三、突出三类活动,推进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创新形式、突出特色,确定“动中练技、静中明理、趣中求知、乐中促智”的活动目标,以素质教育、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实践教育、感恩教育为重点,突出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特色,努力为广大城乡未成年人搭建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活动平台,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的功能和作用。

  1.全力推进“闽南文化进校园”特色活动。各地学校少年宫重视传承闽南优秀文化,积极推进闽南话、南音、木偶、南少林、灯谜、陶艺、石雕、茶艺、纸编、香道、闽南服饰、闽南童谣、民间民俗、闽南杰出历史人物等进校园,逐渐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活动项目和品牌。如: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开设闽南语兴趣培育项目;通政中心小学开设闽南文化梨园戏项目;西隅小学开设南音项目,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到学校拍摄南音进课堂节目。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开设闽南花灯制作、木偶、泉州讲古、五祖拳、拍胸舞项目;第四中心小学引进浔浦女服饰民俗文化项目。洛江区马甲中心小学开设古筝项目。泉港区庄重文实验小学开设北管音乐项目。晋江市实验小学开设掌中木偶项目;毓英中心小学开设南音、高甲戏项目。南安市霞美中心小学开设剪纸、舞蹈、电子琴项目。惠安县实验小学开设沙画兴趣班;崇武中心小学开设惠女手工服饰、惠安影雕项目。安溪县蓬莱中心小学开设茶艺、古筝项目;沼涛实验小学开设茶歌、茶舞、茶词项目;第十二小学开设南音、刺绣项目。永春县实验小学开设永春纸织画项目;达埔中心小学开设白鹤拳、永春篾香香道项目。德化县尚思小学开设陶艺项目,创设“快乐陶瓷操”、举办校园陶艺节;浔中中心小学开设南音、纸狮、融刻纸花灯项目;龙浔中心小学开设武术操活动项目。泉州开发区实验小学开设白鹤拳、舞龙项目。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中心小学开设五祖拳项目;洛阳中心小学开设陶艺、“闽南童谣”项目。这些项目立足本土实际,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有专业专长的辅导员,较好地满足学生兴趣要求。

  2.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充分运用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载体,不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洒扫应对”、“ 认星争优、争当美德少年”、“日行一善”、“文明小博客”、“我们的节日”、“学雷锋,做小小志愿者”等实践活动。每年清明前后开展“网上祭英烈”网上签名寄语,六一期间开展“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七一期间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十一前后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如:鲤城通政小学开展“校园义卖、扶贫助困”活动;立成小学开展“小小志愿者助残日”活动。丰泽第六中心小学开展“继承发扬雷锋精神,爱心奉献你我他”活动。洛江区敬德中心小学开展文明餐桌在行动。泉港区涂岭中心小学开展“争当五星小公民”活动;庄重文实验小学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石狮市新湖中心小学举办“唱响校歌、共筑中国梦”大合唱比赛。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举办“童心向党”红歌唱响校园活动。南安市霞美中心小学开展“学先烈、共筑中国梦”活动;英都西峰小学开展“绿色童谣满校园”的教育活动,抵御“灰色童谣”的侵袭。安溪县实验小学开展“日行一善”,“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好学生陈鑫治被推选为泉州市道德模范。永春县实验小学开展“走复兴路、圆中国梦”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成立红领巾爱心基金,积极扶助困难学生;浔中中心小学开展“学南音、走进老人公寓”义演活动。泉州开发区实验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节日小报”创评活动。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中心小学开展“我是洛阳桥小导游”活动。这些主题活动均融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项目中,丰富了德育内涵。

  3.全面拓展“文、体、劳”社会实践活动。一是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红色经典诵读”、“西方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感悟经典,铭记经典。各乡村学校少年宫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晨诵国学经典,午读中外名著,晚写读书心得,使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让学生走进经典,品位书香,感悟生活,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场地,在周六和寒暑假期间开设“文学沙龙”、“阳光体育”、“文艺课堂”、“劳技课堂”等特色活动课,进一步发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开展手工航模制作。洛江区实验小学开展科技小制作,敬德中心小学、马甲中心小学打造小学生乒乓球训练基地。泉港区峰尾中心小学、石狮市龟湖中心小学厨艺大比拼。石狮市莲塘中心小学创办乡村学校少年宫足球队。南安市霞美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参加中餐烹饪、中式面点制作、家庭安全用电等社会实践活动。惠安县紫山中心小学创建学校劳动种植基地。安溪县第十二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农场学习养殖、种植。学员们在这些活动中提升了探索、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

  近几年,泉州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在中央和省委文明办的大力支持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但也存在着项目设计不合理、活动阵地空间狭小、建设运转经费不足、管理服务有待提升等问题。今后,泉州市将进一步加大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力度,完善工作机制,抓好推广普及,扩大项目规模,丰富活动内容,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水平。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
福建沙县:移风易俗引领风尚 文明新风润泽乡村
  为破除陈规陋习,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文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单行本出版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习近平同志2022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