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千元咖啡店看上去美 尚无成功案例

27.05.2014  12:22

  众筹似乎无所不在,众筹买房、众筹出书甚至众筹创业等等。众筹已经成为年轻人梦想的加速器,更让一无所有的屌丝们可以瞬间集资到创业资本。而目前全国众筹咖啡馆不在少数但盈利的却寥寥无几。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新快报记者,众筹咖啡馆还需计划周全,引入专业团队运营,并且主题定制也是关键。

   圈子经济”搅热众筹模式

  继P2P之后,“众筹”正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第二个“野蛮生长”的领域。大到光伏行业的产业融资,小到吃饭AA,都可以称为众筹。

  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众筹更为开放,能否获得资金也不再是由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只要是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为更多小本经营或创作的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近期随着微信朋友圈的火爆,更引爆了中国的“圈子经济”。“圈子经济”,也让众筹模式火了一把。

  国内的众筹网站也在今年获得了风投青睐,从2011年7月,国内第一个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上线开始,众筹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直到从2013年互联网金融这把火也烧到了众筹网站上,天使汇众筹到500万元、大家投第二轮拟众筹300万元、点名时间获得A轮百万美元投资等等。

  目前,国内的众筹一般有四种模式,一般为债权众筹、股权众筹、回报众筹和捐赠众筹,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进入股权众筹的市场。一方面,大量的初创企业有融资需求,但传统股权融资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在投资端,都市中的高净值白领并非专业投资人士,但也有资产配置的需求,是潜在的天使投资人。

   众筹咖啡馆最简单但盈利者少

  而新快报记者发现,在众多的众筹创业中,最火爆的莫过于“众筹咖啡馆”了。所谓的众筹咖啡馆就是各个出资股东都参与到咖啡馆的创办与经营之中,贡献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包括资金、人脉、管理技术等,集思广益,使人力资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实,简单来讲就是,“很多人募集钱来办一件事情”。

  “现在很多人众筹咖啡馆,只是觉得这种方式最简单,但却没有想好如何运营,再加上如果没有专业的、懂咖啡的团队来运营的话,几乎难以存活。”好投网创始人户才和对新快报记者表示。而目前,几乎所有的众筹咖啡馆都未实现盈利。

  在众筹咖啡馆模式中,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股权关系管理和经营管理,前海云筹创始人谢宏中对新快报记者表示,众筹咖啡馆目前国内尚未实现盈利的成功案例,主要由于是在创业前期计划不周全,后期会出现一些经营或管理上的问题。

  新快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发起人一再强调“众筹咖啡馆不是为了盈利”,他们搭建的台子就是“人脉圈子”。“可是在实践中,许多人发现参加众筹的股东最后不满意,或者散伙,往往就是因为‘咖啡’不赚钱,而不是那个台子没搭起来,”谢宏中如此表示。“众筹咖啡馆的第一属性首先要是咖啡馆,要想如何盈利,而不仅仅只做平台,”一位第三方观察机构“众筹观察”的负责人对新快报记者表示。

  因此,仅仅为圈子搭台子是不够的,还得要为这个台子唱戏,通过唱戏带动消费,让“咖啡”赚钱,这才是众筹咖啡馆完整的商业模式。

   股份代持模式仍有法律风险

  与此同时,法律风险也是横亘在众筹咖啡馆面前最大的难题。众筹与非法集资可谓是“一墙之隔”。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从四个方面作出了明确界定: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肖锦阳律师对新快报记者表示,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不得超过50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这就使得股权众筹的融资对象有了上限。

  在大多数众筹咖啡馆工商登记时,一般都采取股份代持的方式,“这样参与者们不具备公司法意义上的股东资格。”肖锦阳表示,股东的表决权、分红权、增资优先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一系列的权利都需要由代持股人行使,必然导致风险的存在。

  当然,还存在代持股人的道德风险。包括代持股人滥用经营管理权、表决权、分红权、增资优先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权利给股份代持协议实际出资人造成的财产损失。

  肖锦阳分析,众筹咖啡馆其实是以股份众筹的方式是一种金融创新,但本质仍是股权投资,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实现对目标投资企业的成长和提升股东利益回报能力。

   分享案例

   商业地产高管欲打造行业“会员之家

  31名商业地产高管,用两个多月时间开出了一家becausecaffee。与其他咖啡众筹不同,这是目前国内少见的主题性众筹。becausecaffee主张股权平均制,每人出资2万元。发起人、广州同誉行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广华对新快报记者表示,31名股东都是“T-CLUB商业地产俱乐部”的成员,相互熟知。而且选址选在天河城附近就是看中了其商业圈的辐射价值。

  在becausecaffee的商业模式中,除了日常的咖啡饮品消费外,还为地产商“订制服务”——包场,费用为15000元/周、2500元/天(初定),在咖啡馆中也将摆放该企业宣传照、画册等等。

  “希望众筹咖啡馆能在商业地产产业链中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胡广华表示,第一步是先做成商业地产会员之家,再成为品牌商与发展商对接的平台,最后成为政府招商引资对接的平台。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咖啡馆才开业不到一周,未来的经营状况还有待市场的考验。

   点评

   众筹咖啡馆“主题是王道

  会籍式的众筹适合在同一个圈子的人共同出资做一件大家想做的事情,成都天上友嘉董事丁辰灵表示,这也是目前国内众筹咖啡馆最主要的形式。谢宏中表示,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新店就开张,关于选址、投入、未来管理的考量也许还不尽成熟。同时,一位曾多次参与众筹项目的李先生也表示担忧,在大家意见不统一时,“股权平均制”很容易造成“群龙无首”的状态,“这个还是要看发起人的威信和号召力”。

  “在众筹咖啡馆的创业中主题是王道”,有业内人士如此对记者分析,咖啡店一定要有自己的主题,且主题符合定位,并围绕主题进行设计,没有主题就没有生命力。

   50位北大校友打造“小众圈”咖啡馆

  50名北京大学校友,一百多万的众筹资金,一年多时间的前期筹备,“未名咖啡”最终落定。目前,广州的这家众筹咖啡馆厅股东都是北大校友。据了解,跟其他互联网众筹项目不太一样,合伙人范围十分“小众”,只圈定在北大校友范围。

  “我们众筹咖啡馆厅,筹的并不是钱,它更多的是一个平台的性质,”未名咖啡发起人何慧婷对新快报记者说。由于股东之间具备感情基础、理念背景一致,众筹之后的决策商议并没有想象中的艰难。据何慧婷介绍,股东之间的沟通交流,除了线上交流外,他们还通过定期的金融讲座、经济沙龙等形式,聚集起来一起探讨“未名咖啡”的发展。“在大方向的决策上,我们暂时没有出现分歧问题,但到了如何提升服务质量的一些细节上,难免会有些意见,”何慧婷表示。

  目前,未名咖啡仍然处于小众消费范畴,消费人群以北大校友为主,经营模式、服务等都还在内测阶段。

   小众咖啡参与热情恐难持续

  对于众筹咖啡馆的创业者而言最常说的就是“我们不以盈利为目的”。“咖啡馆如果不把盈利作为目的很难存活下去。”李先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