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观察网、东风财富网、商务联盟网

06.07.2015  18:40

E30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2015年07月06日 11:23来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

 

      E30是福建企业创新求变的代表与中坚力量,他们的创新精神如何表现?创新模式、路径有何特点? 

      创新驱动国家战略之下,作为改革前沿阵地,福建正在积极破题,而E30是急先锋。

  福建企业家不缺探索、求变与创新的精神。1984年3月23日,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上书,呼吁为企业“松绑”放权,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后的2014年5月,福建省30名企业家再次以《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为题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呼吁“权力做减法、服务做加法”。

在求新求变精神的推动下,福建企业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正阔步向前。从专利申请数据来看,2013年福建全省专利申请受理53701件、同比增长25.55%,高出全国平均增长9.65个百分点。2014年,这一水平继续保持并小幅上涨。福建正逐步迈向专利与创新大省行列。而E30又是福建企业创新求变的代表与中坚力量,他们的创新精神如何表现?创新模式、路径有何特点?

   科学技术创新, E30 的生命力

  “技术的创新对企业来说代表着生命力。”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的一句话,道出了E30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从一家总资产仅627万元的小企业,到如今跻身世界汽车玻璃行业四大家族之中,福耀玻璃工业集团堪称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典型。2005年之后,福耀开始了从设备、工艺、产品、产品技术、设计技术、前沿技术研发等六个方面的科技创新。曹德旺介绍,早期,福耀不惜一切代价,高价引进制造设备。此后,成立了机械制造部,投入巨资,研究消化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培养了一大批专业设备制造人才。在此基础上,进而根据汽车玻璃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开发出了多种新设备。这种造血机能,有力地保证了福耀集团在国内同行业保持生产设备的领先性,构成福耀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

  “比如由福耀自主研发的快速连续钢化炉技术,光学满足配套汽车玻璃的要求,玻璃曲率可任意方便调节,操作简单,设备造价便宜,弥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际先进技术行列,适应了国际汽车玻璃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汽车玻璃市场需求扩大的发展趋势,为国内玻璃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此专利技术设备在整个福耀集团每个制造部都有专门生产线,轿车边窗和三角窗80%以上都在该设备生产,生产能力是其他国产设备的6-8倍,能耗下降20%,总成本可降低30%。

  福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投入,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已有多项技术转化为成果,投入市场,并申请了多项专利。“现在汽车设计对外观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玻璃不仅仅只是透亮,还要更加功能化,甚至智能化。” 曹德旺表示。

  据悉,目前福耀申请的中国专利已有164项,授权使用专利技术达到109项,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福能集团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董事长林金本表示,集团致力于按照“产学研要联合”的创新要求,提升产业技术水平。2014年至今,集团已先后与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和福建工程学院等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集团信息系统建设,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推动了管理的全面变革;2014年全年共新增国家新型专利技术5项,其中,打造新型建材固废综合利用研发平台,取得大理石粉做电厂脱硫剂等6项研究成果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民爆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发明国内首创内外编码一体化工业雷管,每年可望增收5000万元。

  以鸿博集团、世纪亿发等为代表的E30联盟中的民营企业,也积极践行科技与产业创新。

  鸿博集团的前身是一个资产丰裕的家族企业, 1999年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外贸业务,转型进入高端印刷业。依靠创新,鸿博集团首创了有奖发票,并连续突破了发票印刷“多机总控” “瞬间烘干” “无序布奖”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成为行业佼佼者。2005年鸿博集团又从印刷业向LED行业挺进,在LED关键专利技术被飞利浦等五大国际巨头联手控制的情况下,与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组建福建省LED产业研发中心,获得76项专利技术,集团以项目研发带动企业发展,产品畅销世界90多个国家与地区,从而赢得市场话语权,也赢得国际同行的尊重。5月27-28日,万钢部长带队,尤玉仙作为中国私营企业代表参加了第六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EM6).

  鸿博集团还将通过联合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平台、创新资源虚拟网络等方式,促进各方联合转化创新成果,加强产业价值链上下游的合作,加速国际高端半导体照明创新资源在鸿博光电园和国际创新园集聚。

  世纪亿发集团董事长林积銮称,经过市场调研和摸索,截至目前集团已投入3.3亿元用于世纪电缆二期技改,创新产业规模,创新的生产工艺获得18项国家专利,其中自主研发的新型稀土铝合金电缆与铜缆对比寿命延长10至20年、对比价格降低30%;利润率由原来的5%提高到现在的30%,预计2015年产销比2014年翻一番。

   管理体制创新:持续发展的动力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之外,不断创新和完善企业管理体制也是E30企业家的关注重点。

  “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新时期改革,离不开管理体制的创新。”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原董事长刘捷明表示,从国有企业来看,股权多元化、机制市场化、责任契约化、经营国际化、队伍职业化是未来几年内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的方向与重点。

  资料显示,电子信息集团是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集团一级全资控股企业18家(其中控股上市公司2家),参股企业14家,二级企业43家,全资控股企业员工1.5万人,参股企业员工近万人。截至2014年底,集团总资产114.5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50.5亿元、销售收入109.5亿元、利润总额7.68亿元、纳税总额4.93亿元,比上一年均有大幅增长,连续4年绩效指标居于省国资系统上游。

  向市场看齐的体制改革,是刘捷明尤为重视的一项内容。刘捷明当年努力推动了福建电子信息集团的现代企业改制,时至今日,其下属企业80%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其中引入外资的企业占30%,骨干员工持股的企业占30%,其余为与民企合资。有了股权多元化的基础,福建电子信息集团又推行了行政管理向法人治理结构的转变,内部称为股权代表制度。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则在福耀集团大刀阔斧推行事业部制,将塔式管理改成扁平式管理。推行扁平式管理后,整个公司只有二人在指挥,即集团首席总裁和子公司总经理,子公司各部门接受集团培训,直接向子公司总经理负责,这一管理形式大大加强了集团的决策执行力; 与此同时,集团推行目标管理。进行计划、统计、分析、评估、纠正,全过程的监控,配合目标管理,公司实施了严格的考评办法。“如此扁平式管理,实现了权责分明,既有集中又有独立自主,既体现集团优越性,又保证了各自的积极性。” 曹德旺表示。

  福能集团也在按照“管理要综合”的创新要求,全面推进管理机制创新。董事长林金本谈到,集团推行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大到战略管控、产供销、人财物,小到资产清仓利库,全面诊断对标,解决管理“短板”,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近3年,福能集团强化对标提升,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全面梳理内控制度和管理办法60多项,形成了高效、标准、可复制的管理体系。目前,集团正大力推进信息化创新和深度应用,进一步优化固化业务流程和工作程序,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创新管理、科学管理。

  福州顺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管理创新亦不逊色。顺邦人资总监肖丹表示,2015年,企业的核心战略是向管理要效益。主要包含企业内部流程再造、人才引进及人才激励等方面。其中,企业内部流程再造是指以流程优化、提高效率、减少内耗为指导思想,明确核心部门的输入输出标准,比如生产供应链系统手册、营销系统手册、财务系统手册等优化梳理,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标准,沉淀经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业态创新:资源整合创造未来

  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机遇与挑战。“不懂跨界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刘捷明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企业家就是要学会看未来,要解决过剩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问题。”

  面向未来,集团管理层已提出了“跨界、跨海、跨越”的“三跨”发展战略——跨界,即拓展产业方向,辐射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信息产业供应链、工业置业和金融等五大板块;跨海,即到香港募资,到台湾办厂,然后布局东南亚市场,最终在欧洲市场塑造品牌,占领市场,在美国发展技术、招募人才;跨越,在2024年发展成为千亿企业,也就是每年要增加一百亿元的销售收入。

  福建电子信息集团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结合。在刘捷明看来,单做产业实在太累。“资源整合能力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福能集团董事长林金本秉持相同创新思路,按照‘产融要结合’的创新要求,福能集团将下大力气提高资产证券化率。要实现“打造千亿集团”的战略目标,仅靠企业自身积累滚动发展远远不够,首要便是推动产融结合。2014年,福能股份的借壳上市打破了福建省属企业10余年以来的“上市荒”。不到一年时间,福能就成功完成了集团电力资产借壳福建南纺上市,成为控股股东。上市后,国有资产大幅升值,增值率96.5%,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大幅提高到约40%。

  2014年,福能集团金融产业快速拓展,新成立了福能保险经纪公司和股权投资公司,在香港设立福能武夷海外发展公司作为境外融资平台,企业现有财务公司、期货、融资租赁、保险经纪、担保、基金管理等金融业务,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迅速提高,金融产业利润从2012年的1.8亿元猛增至2014年的近8亿元。林金本表示,下一步,集团将继续推动融资租赁、金友期货等企业在新三板的挂牌,进一步提高资产的证券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