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房难求到量价齐落 长春试点多校划片学区房“翻脸”
央广网长春4月26日消息(吉林台记者林彦余)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教育部推出的多校划片政策引来了广泛关注,因为,这一政策不仅涉及孩子上学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持续火爆的学区房市场的未来发展。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虽然关于“多校划片”政策的讨论不绝于耳,但各地学区房的价格却像搭在火箭上一样,持续不断地突破天际。
最近到了各地中小学招生报名的时候,这是多校划片政策试点后的第一个招生报名季,“多校划片”终于从热热闹闹的舆论场中走进了学校和家庭。政策效果的释放,让部分城市的学区房市场开始受到影响。记者调查发现,作为多校划片试点城市之一的吉林长春的学区房价已经开始转向,且大有跳水之势。
长春市的学区房价格如何?市场需求是否持续旺盛?记者调查中了解到,2015年12月以来,长春市部分地区学区房市场交易持续低迷,学区房的价格也有所下降。
某中介负责人吕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比去年需求量稍微低一些,因为现在出了学区就近分配。客户选择的面大一些,以前的话就很固定,固定这个小区就是这个学校的学区房,现在按照户口分配,一些公立小学所选择的小区就非常多。
“选对”一所名牌小学,意味着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有了“选对”的把握。如此推演,不少家长把对学区房的追捧推向了极致。因此,很多家长不惜重金,购买学区房,为的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市民孙先生说:“都是为了孩子,肯定是想让他上好一点的学校。条件可以的话,学区房贵点也能接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好学校,教育环境、教学质量相对来说好一些。
当然,也有市民表示,学区房,特别是重点学校附近的学区房,基本都是老房子,小区环境令人堪忧。给孩子一所名校,不如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刘女士认为,投资有点太大。本来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就需要很多资金注入,选择家附近的学校,要是好好学习的话,也可以成才的。
基于城市发展、建设等历史原因,一些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都在城市的核心区域或老城区,而这些区域的学区房也大多是二手房。因此,房产中介在学区房市场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长春二手房市场最火爆的南湖中街,中介机构从2013年的5家,增长到了现在的21家。蜂拥而至的中介机构无疑增加了市场的热度,在不断推高学区房价格的同时,攫取利润。
中介的炒作是要以当地优质教学资源的稀缺性为基础的,如今多校划片政策试点以后,稀缺性已被稀释,面对已经开始降落的学区房天价,再多的中介也无力回天。如果新政策真的能给持续沸腾多年的学区房市场釜底抽薪。那么,中介的这条财路恐怕就不再那么好走了。比起未来收入可能降低的中介,更可怜的是那些前不久刚刚买了学区房的家长们。
2015年学区房价格的疯涨,使很多2018年入学的孩子家长们卷入到漩涡当中。中介炒作学区房使房价背离了实际价值,最终导致购房者半年时间就损失数万元到十多万元不等。疯狂过后,购房者终于冷静下来,以至于现在有价无市,使得更多购房者望而却步,持币观望。
实际上,这些损失只是账面损失,家长购买学区房,看中的是孩子享受优质教学资源的资格。按照市场的逻辑,只要有钱买学区房,就能让孩子上好学校;如果经济实力不足,那么孩子就与好学校无缘了。但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并非商品,学校也并非孩子教育的全部。
吉林省社科院专家王西表示,家长一味追捧学区房并不是理性的做法。一个孩子的成长,他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只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家庭影响,包括孩子自身、家长对孩子成长付出的关注度,都是孩子成功的多方位因素。关注名校,把孩子送到学校,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学校身上,这是不现实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味地追捧学区房也是不现实的。
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稀缺的学区房一度共同构成了极具特色的学区房市场。如今的多校划片的政策,则扩大了优质教学资源的覆盖面,相当于增加了学区房市场的供给。那么,多校划片能否多地奏效,今后全国的学区房市场又会怎样发展呢?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学区房这个概念是目前教育资源比较紧张的状态下出现的。跟一二线城市比较,对很多三四线城市来说,学区房的热度相对有限。有些地方尝试多校划片,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稀释掉教育资源比较集中、比较紧张的区域房价。想解决这个问题,从全国来看,一是逐渐稀释掉“就近入学”和“派位入学”中间的隔阂或差额,未来以“就近入学”叠加“划片入学”两种机制,有机叠加在一起。二是在目前的教育资源上,尽量做到均衡状态。只有大部分学校都成为学区房,学区房热才会从根本上降温。
【编辑:李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