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车市家用车价格继续走低 多数消费者不问三包
10月17日讯 去年10月1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汽车三包”法案)正式出台。一周年后的10月,福州车市中的消费者仍然没有改变消费习惯,价格是否优惠仍然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对具体的“三包”落实情况并不关注。
昨日记者从本地多家汽车销售企业获悉,目前由于本地市场上各品牌热销的紧凑级车型大约在二十款左右,消费者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因此车商之间的竞争仍然激烈。进入十月,多数合资品牌车优惠额度均有所提升,综合置换补贴、贷款优惠等项目后,一辆价位在10万元到15万元区间的紧凑级家用车,优惠两三万元很常见。
车商之间激烈的价格竞争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记者昨日在多家4S店都注意到,绝大多数消费者在与销售人员的交流过程中,只问价格优惠及赠品内容,鲜有人询问售后的“三包”问题,与去年“三包”实施前夕,很多福州购车者高度关注,甚至持币待购的现象大相径庭。
“今年我们接待的顾客中,8成以上的顾客都不会细问这个问题。”福峡路附近一家车商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这个比例在其他车商那里也差不多。对这一情况,不少顾客表示:“既然国家有了规定,相信车商就会执行,所以没什么好问的。”那么,消费者真的可以如此放心吗?
共2页 1 2昨日,记者在以顾客身份与多个汽车4S店销售人员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销售人员对本品牌的“三包”情况都只字不提,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他们不太愿意主动向消费者详解相关条款。在一家4S店,记者已经事先从朋友那里获悉,该店工作人员在交易完成后交车时会告诉车主:“如果不在指定4S店维修保养或在某个保养阶段不做指定项目,就会脱离‘三包’。”这实际上是不符合“三包”基本精神的。然而,咨询过程中,销售人员对此只字未提。由于绝大多数购车者不会想到这一点,他们的利益实际上因为商家的“不告知”而受到损害。
此外记者也从业内获悉,去年汽车“三包”出台之后,厂商和经销商们着实在手心里捏了一把汗,准备随时应对法规实施之后,因消费者要求退换车带来的各种突发情况。但一年过去了,这类情况在福州车市中甚少发生,法规实施前后并没有很大变化,说明“三包”的实际意义还没体现出来,其具体的执行细则和宣传推广仍有待改善和加强。
(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