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郭清华:要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

26.01.2015  19: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近日,洛江法院领导走访了省人大代表郭清华。

  我认为,让群众懂法用法守法的最关键前提是让他们“信法”。群众对法律的信任更多来源于自己及周围人的切身感受,让群众“信法”就要提高法律的公信力。对法院而言,要提高群众对法律的信服。首先,要简化法律程序缩短司法时间、提高对判决结果的执行力。一个官司耗数年,赢了官司输了钱,久而久之,群众就会寻求非法律途径。其次,要让群众在参与司法过程中能明明白白所有的程序,这就要求法官能多一些释理和说明,特别是在裁判文书要着重将判决理由说明说透。第三,在审理执行案件时要多考虑民间的情理和习俗。法官,尤其是基层的法官始终处在法律实施的最前沿,处在法律与民俗矛盾冲突的最前沿,这就要求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发挥能动司法,既要尊重法律,又要合乎天理、体察民情,适当考量民间习俗、礼仪、天理人情等“法外因素”在司法裁判中的影响和作用,以实现“”与“”的互动和融通,维系司法的权威及公信。最后,就是要选取一些与基层群众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例,根据新媒体时代群众需求,创新形式多样的普法手段,进行更生动更有效的宣传。

  我们期待,人民法院紧紧抓住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时期、实现新飞跃的历史机遇,开拓进取、敢于担当,勇于直面问题,加快改革和建设步伐,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过程中充分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切实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曾还彪